門外此時傳來了兩人匆匆的腳步聲,蕭丞相和韓大將軍到了。
劉邦沒有見過信陵君,當他開始自己的游俠生活的時候,魏無忌早已過世。可是他好養士、竊符救趙的名聲卻已經傳遍天下,繼而將游俠風氣推向了歷史的頂點。
所以無怪劉邦在過慣了早年無甚記載,想必循規蹈矩到乏味的生活之后,毅然決然踏上了游俠的道路。他在豐邑,時常聚集起一幫小弟到兄嫂家混飯,很顯然模仿的就是門主讓門客們寄食的行為。
但游俠之間雖然沒有組織,卻也有上下尊卑的地位關系。像早年劉邦這種類型,不過充其量算個鄉俠,盡管在豐邑是能夠招呼一幫弟兄的大哥,但到了哪怕沛縣,就已經不是他的地盤了。
沛縣當時的大哥是王陵,一個現在我們聽來有點陌生的存在,可是在當時卻是沛縣江湖頗有名望的領袖人物,被劉邦以兄侍之。
他一度不想參與劉邦的起義集團,打算另立門戶。直到最后自刎的母親,尸身竟然還要被項羽烹煮侮辱,才下定決心徹底追隨劉邦。可到底因為是跟著曾經的小弟混日子,面子上總有些過不去,于是別別扭扭的。但在劉邦心里的地位卻也不低。
呂雉后來向病重垂危的劉邦詢問未來丞相的人選,蕭何之后自然是曹參,而等到曹參之后,他選的就是王陵。哪怕他文質稍有不足,需要陳平輔佐,劉邦也確信他才應該是丞相的人選。
“這是天幕在講陛下的過往”
被喊進來的韓信,第一眼就注意到了熟悉的白光。凝神聆聽了一會,不難猜出這次后世人的主題。
稍帶點好奇,他有些期待地看向光幕。
韓信讓我看看陛下早年的不凡事跡。
劉邦
突然后悔把這小子叫過來了怎么辦。
蕭何突然懷疑未來的自己了怎么辦。
他先前的猜測在那個丞相一冒出來的時候就徹底成真了,自以為是個安分守己的本分人的蕭何都對這樣的轉折一時凝噎。
而劉季看著他這幅模樣就忍不住捧腹大笑起來,可笑話了他一會,想到了王陵母親的下場,卻又半帶欷歔地停住了。
“感覺這未來,所謂能與我爭雄的項羽”
他一時語塞,好半天才憋出來一個適合的形容詞“有點,隨心所欲。”
項是楚國的大姓,劉季自然不難猜出這位未來敵手的身世。可是這樣出身貴族的人物,對待已經自刎身亡的王母,竟然還堅持要烹煮以侮辱尸身。
一方面固然可見,未來的他或許與其的恩怨之深;但另一方面,又何嘗不可以窺見對方的任性,哪怕明知好生安葬才是嘉獎氣節,招攬人心的法子,卻依舊不肯為之呢。
這樣的人最后卻與他共同角逐這倒不是劉季在自夸,只是一想到連他最后竟然都有可能問鼎中原,就忍不住感到一陣荒謬。
“雖然定有其是項氏子弟的緣故,”蕭何的思路也與他差不多,“但肯定也有他個人的因素。”
“他的武功,估計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地步吧。”
他們相對而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