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考慮到陳勝吳廣一伙人,被征發入伍之前身份基本上是平民閭左,甚至不是帝國常用的軍隊來源中產階級,身體素質肯定是比不過現代正規軍的。
韓信可惡,很難不眼饞。
就算他可以征發市人作戰,也不代表他不喜歡什么什么,素質比較高的士兵啊
再加上古代道路比起現代來更加原始,就算是有軍官進行嚴格規定與壓迫,在不威脅到生命的條件下,他也不可能使人能夠挑戰自己的生理極限。
我大致按20千米每天來算,那就是要走將近四十多天的路。當然,考慮到人體力的流逝和食物補充的匱乏,這個速度說不定還有可以下降的空間。
道路的曲折也不可能只走一條直線,實際路程還會比這個記錄更為遙遠,時間也就繼續被拉長了。
我們雖然不知道帝國給這只部隊抵達邊疆的期限到底是多久,但是以秦王朝對于效率和精確的注重來看,它也不可能說給予太多寬裕的期限。我根據前面的推算,大致假定為兩到三個月左右。
“后世人和現在的發展真的是翻天覆地一般的變化啊。”
劉邦對于這一段的敘述還是比較平靜的,甚至聽著后世人對于現在的一切都要可憐巴巴地去猜測,去考慮方方面面估計,都有點帶著憐憫的好笑在了。
他扭頭看向張良,滿是輕松地發問“以后的史書,要不要對于這方面記錄得詳細一點要不然就后世人這個全是猜測的方式,對于他們來說也太費勁了。”
劉邦隨手幫幫子孫而已,反正也不是我做事。后世人說不準知道了還得感謝我呢,嘿
然后后世人下一段的論述就措不及防讓他差點閃到腰。
而大澤鄉這個位置,大致在安徽省宿州市境內。現今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同時又受黃河、淮河兩大水系及海陸氣候的影響,冷暖空氣交匯頻繁,天氣變化劇烈。
而追溯到秦王朝時期,整個地球處于溫暖的間冰期。其溫度相較現在都更為溫暖,也因此才會誕生北邊一統匈奴的冒頓。大澤鄉的氣候應該會更偏向亞熱帶季風氣候一點。
而陳勝吳廣被大雨困在大澤鄉的時候是秦歷七月份。
雖然由于顓頊歷以十月為歲首的劃分方式,實在是讓人在看到,比如韓信漢三年十月取代破趙,六月成為趙國相國這類記錄的時候眼神恍惚,有一種時間穿越般的割裂感。直到我們親愛的漢武大帝劉徹治下把太初歷
搞出來,重新以一月份為歲首之后才不太反人類。
但是顓頊歷雖然在年份上面搞人心態,具體月份的劃分,偏差倒也沒太大。我們大致就可以用農歷七月的氣候去平替一下,也就是公歷八月份左右。
雖然聽起來已經快接近秋季了,但是在亞熱帶季風氣候下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八月的氣候難道好到哪里去了嗎
而大澤鄉之所以叫大澤,原因就是附近有一片低洼湖泊,等到下雨天水漲起來,泥巴路泥濘到絕對能夠一腳踩下去拔不上來。
就算路還沒爛到那個程度,雖然它可能還不至于像現在一樣被大大小小的河流框成個方形,若要向北前進,卻也被睢水正正好阻攔住去路。
大雨天過河多少有點不把人命當人命了,人帶著這一幫小隊的軍官也是要顧惜自己小命的。
“后世人,剛剛都說了些,啥”
劉邦恍恍惚惚,飄移的眼神祈求地落在另外四個人身上。
這一段后世人所說的信息量實在過于密集了,密集到把原本正輕松得意著的劉邦一下子直接聽懵了。
什么叫做,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什么叫做冷暖空氣交匯頻繁什么叫做間冰期
“說了陛下的子孫,那孝武皇帝改革歷法,建立了以一月為歲首的太初歷,終于讓后世人不用再看著頭疼了”
韓信選擇短暫逃避掉自己聽不太懂的東西他感覺這不能證明他腦子不好使,他懷疑剩下三個更偏向文臣謀士的人也會被這突如其來的陌生名詞整懵了。
他只是第一時間把最能聽懂的東西挑出來而已,怎么能叫什么都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