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歷史證明,韓信的才能沒辜負蕭何對他的信任,也沒辜負劉邦重用的魄力。
他被拜為大將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對他尚且持有保留態度的頂頭上司劉邦交談,并從戰略層面上進行分析與策劃,提出了以“明出子午,暗度陳倉”的反攻計劃,和按照秦軍的規章制度對漢軍進行大規模整編與訓練為核心的漢中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由于韓信開了個學習效法秦制的頭,為秦人秦軍加入漢軍了制度保證和文化歸屬,基本盤在秦朝故地的漢軍,其戰斗力才得到了可靠且延續性的保障。
日后以關中為核心爭奪天下的漢王,決意學習秦制的時候,估計多半也有嘗到這份甜頭的先例在。
劉邦管用能用就行啦,我們大漢特色就是實用主義。
不夠實際就魔改,反正總能拉扯出一套頂用的。
這邊劉邦集團在積蓄力量,整備軍隊。而在東邊,項羽分封完諸侯王后,因為利益不均所爆發出來的好戲正接連上演著。
比如齊國的內亂與統一。田榮、田都、田安、田市這幾個田家人,在齊國打成了一鍋粥,最后以性格最為強硬,且嚴重不滿項羽的田榮取得了齊王之位,公開掀起了反楚的旗幟。
緊接著,陳馀、彭越等人紛紛相隨,一時之間,原本由項羽劃定的分封秩序眼見著就要分崩離析,齊國、舊魏國地區、常山國三地對項羽展開了全面對抗。
于是趁著項羽被東邊的對抗牽扯住了心神,韓信果斷抓住了這個時機,完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由漢中還定關中的戰例。
也就是后世人所稱呼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唯一一次嗎”
韓信挑眉,這回是真情實感地有些驚訝與側目“后來者,有我那次出漢中可以參考。怎么會落得個獨一無二,無人接續的下場”
就算是自信驕傲著自己才華的他,也不至于自大到認為后世再也沒有英才。雖然敵方肯定也知道他還定三秦的故事,完全模仿那是不可能的,甚至說不定還會嚴加防范。
但在他的基礎上修修改改,再重現一次,難道還做不到嗎
那后世的蜀漢,明明聽起來對北伐很有執念的樣子啊
張良都為之沉吟,一時之間給不出理由,只能無奈地搖搖頭“我們所掌握的信息量太少了。也許后世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劉邦的關注點反而又有點奇怪,看著最后那個有點朗朗上口,偏偏就是和當時的實際情況不能說得上完全相關的詞句,摸了摸下巴上的長髯“你當年,額”
他皺起眉“這句話想說的是,你當年成功騙到了章邯,使其主力沒能與你直接對上吧。”
“朗朗上口是挺流暢的,就是”劉邦一時之間欲言又止,但細細想來,砸吧砸吧嘴,又能品味到這份精簡的妙處在。
劉邦雖然韓信做得絕不止一個普普通通的明修棧道那么簡單,但
是意思到了也別太深究吧。
當然了,
明修棧道是元曲為了彌補史書簡短記錄的空白,
而創造出來的傳說,韓信真實的作戰方針應該叫“明出子午”。
他的這次作戰,某種意義上真的算得上是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想要理解為什么章邯那樣的名將,其思維也會被初出茅廬的韓信玩弄在掌心,我們首先要去了解漢中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