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當時在雍地。作為封堵劉邦的主力,他理當早就收到了來自項羽那邊的提醒,也對于劉邦那邊的動作有所警惕。
七月底,他聽到隴西那邊傳來軍報,說漢軍曹參沿漢水西行,攻占下了下辨縣城,緊跟著又有一支由樊噲率領的漢軍直指西縣,做出了一派要攻取隴西,翻越隴山進入關中的態勢。
這是韓信的第一次試探,也是對于章邯的第一層欺騙。而章邯當然沒相信他不了解韓信,但他自認為還是知道劉邦的領兵能力的。
這攻取隴西,確實應該是攻擊關中的前奏。但走西漢水出隴西,盡管有水運之便,道路也相對平坦,可是路程迂回繞遠,還有隴山阻隔,給章邯留足了前去應對的時間。
這是你劉邦想得出來的計策我不信說不定就是在和你前不久把那個叫做韓信的毛頭小子提拔上去的事情結合在一起,想讓我因此相信那個新兵蛋子能策劃出這種不靠譜的計策。
哈,這肯定是你放出來的煙幕彈怎么可能有人真的愿意把一介小卒提拔為大將啊,這個計謀也太奇怪了。你以為我章邯會信嗎
韓信一時語塞。
他當時制定計劃的時候,其實也沒想到這一層。主要考慮的是章邯偏向穩重,反過來說就是容易對于奇策產生質疑的性格。
可是后世人這么一說,好像也講得通
韓信所以我說我對漢王雖死不易明明很正常啊理直氣壯
畢竟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事情啊
他這么想就落入韓信給的第一層圈套里頭了他就是要讓章邯懷疑漢軍在搞聲東擊西之計,懷疑得越徹底,他就會對戰場上傳來的漢軍動向產生越強烈的不信任感。
章邯曾經是秦朝的少府,領兵作戰有著豐富的經驗,這樣的人往往都會有自信在。于是面對漢軍的聲東擊西之計,領兵中正的秦將只會選擇堅信自己的軍事判斷和直覺。
而章邯曾經作為秦將,結果最后卻投降了項羽,導致幾十萬追隨他投降的秦軍被屠殺。他雖然被分封在秦國舊地,卻已然成為了故土父老眼中的叛徒與仇人。
這種對于自己曾經想要保住的東西無能為力,被自己曾經守衛過的人民憎惡的苦痛,絕對又會在章邯的心中留下沉重的陰影,使得他的內心趨向封閉,也就促使他對于自己的決斷會更加的篤定。
那么韓信接下來只要猜測,章邯會認定劉邦從那條路回去就行。
劉邦當年焚燒棧道,燒得就是子午道這一段。那出聲東擊西,說不定就是想讓他章邯以為他劉邦不會再從子午道回來呢
再者,出了子午道口,眼前就是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北去不久就是咸陽,東去也能到達劉邦曾經的駐地灞上,絕對輕車熟路就能直入關中腹地。
子午道還是唯一一條通向最為弱小的塞國的通道,可以規避掉他章邯的鋒芒。
這樣劉邦還不選子午道嗎怎么可能呢
當然了,章邯到底是穩重的。他原本還是在陳倉和子午之間徘徊,也派人加強了陳倉的監備。可是我們肯定聽說過一句話,叫做,不要試圖讓手下去印證你心中早就有所定論的猜測。
于是,當章邯探知子午道有漢軍精銳在修復棧道,漢軍先鋒部隊已然開始進攻杜縣的時候,他心中那塊舉棋不定的大石終于放下了。
出發,向子午道口。至于陳倉道也同時被攻擊了不過是漢軍還想玩一出聲東擊西而已。別管它了。
而韓信笑了。
謝謝啊,章邯,你為他送上了開幕的一場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