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綰那個待遇他想想也就忍了,畢竟相處時間長短韓信心里有數比不過。
可是吳苪憑什么
吳苪憑什么
“不是,將軍你聽我說。”
劉邦也能明白韓信這個夾雜著怒火和冰冷的眼神到底所為的是何事,可是細究原因,只感覺一個腦袋兩個大雙方身份不同,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角度也就不同。他的理由在韓信眼中可能真的要被罵不可理喻吧畢竟韓信就沒長政治那根神經啊
“這是因為將軍你遠比吳苪厲害啊”
他最后還是努力做出了嘗試,但心中對這句話的說服力度都不報什么期望。
而韓信沒理他這句辯駁,只是面色不改地從他旁邊起身離開,換到了蕭相的另外一邊。
韓信你說的很好,但是我覺得我現在有權力有理由遠離你并且不聽取你的發言。
要不然真的很難克制住自己想跟你打起來的手。
這其中,最冤枉也是最為人詬病的兩個異姓王,應該是彭越和韓信。
他們是真的,我個人感覺,完全沒有想要造反的意圖和行徑,只是因為個人能力過于出挑而成為了靶子。
但他們最后下場那么凄慘,也主要是因為這對難兄難弟的運氣是真
的齊刷刷得不好,在諸侯王和中央的對立問題以外,都牽扯進了第二個問題之中,最終因為時勢而不幸地得去死的。
劉邦最早單純針對他們諸侯王身份做出的措施,其實只有廢除諸侯王位的意思在。
彭越和他關系比較疏遠,年齡也比較大沒什么雄心壯志了,就是廢為庶人,遷往蜀地的下場。
韓信和他關系更緊密一點,能力和性格也不適合隨便放養,所以剝奪了楚王之位之后還要給他個淮陰侯的位置補上,把他帶到長安放在眼皮子底下。
韓信那我還得謝謝他啊
話是這么嫌棄,但是心底那份排解不出的怨氣,多少還是有幾分在彭越的對比之下得到了幾分,讓韓信反應過來之后都不由沉默羞愧的寬慰。
雖然估計肯定也有他功勞太大,隨便克扣壓根沒辦法鎮撫人心的原因在吧。
韓信懨懨地坐在原地,感覺自己的思維仿佛被劈開裂成了兩半。
他因為沒辦法否認自己的能力和功績,所以不得不承認劉邦給出的理由足夠充分,又因為那冰冷處置之余幾分摻雜著利益的余溫,而狼狽不堪且荒謬地感到了幾分對比之下的寬裕。
真諷刺啊。
他在心底嗤笑,繼而忍不住都有些自厭地嫌棄起自己的軟弱來。
他一方面當然為原先未來的自己感到不齒與憤怒所有的心血,最后換來的是一個身死的下場,就算現在尚且還不知道細節為何,難道他還不足以為之憤怒嗎
可是啊,他另一方面竟然又忍不住為現在自己的處境感到慶幸,因為劉邦那句最初的話語維系住現在的理智,又因為那原本待遇的差距而感到可恥的慰藉。
太麻煩了,太復雜了,太混亂了。
韓信眨著眼,全然地思緒混亂,最終痛苦地閉上,捏了捏自己的眉心,選擇自暴自棄。
結束之后干脆告病歸家得了,反正現在命能保住,侯位也在身上,那他憑什么還要給你們老劉家干活啊
漢初君臣之間的主要矛盾,其實應該是繼承人問題。
劉季那顆,原本在聽見自己未來臨終之時把朝政托付給呂雉的時候,就已經提起的心,此刻終于落地了。
還真就是后繼無人啊。
劉邦雖然本性就是好酒好色的酒色之徒,并且早年就和人曹寡婦廝混生下了私生子,得到了長子劉肥。但是他的正式婚姻稱得上一句晚來,婚生的長子劉盈來得也就同樣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