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交換模式。
可是當時的曹魏政權,不知道到底是缺乏懂行的經濟人才,還是沒有足夠發行新貨幣的人力物力以及龐大的銅料原材料,亦或者兼而有之,完全忽視了這一點。
這使得曹操的第一次嘗試壓根沒在歷史上留下什么大的印象。
而等到曹丕上位之后不久,在黃初二年公元221年,他也嘗試著恢復五銖錢。其原因可能有部分是受到了南方貨幣經濟的影響,我們等會再說。
這次的行動聲勢比他爹來得轟動,但持續了大概七個月,當年十月就宣布因為糧食價格上漲,取消恢復五銖錢。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
劉秀很快和前面建安十三年的年份進行了一番對比,算出了兩個時間點之間的差距,再估摸著減去一年的時間,他得出最后的結果。
十二年。
一時之間百感交集,他復雜地把這個數字翻來覆去地在唇齒之間咀嚼,仿佛反芻著回味,那種從心底翻出來的苦澀便能夠有所消退。
可是做不到。
后漢是真的要滅亡了。
劉秀默默地閉上了眼,五味雜陳。
曹操還行,差不多還能夠再活個十年,也不算太短了。
這一把再好好認真培養一下子桓的話應該會比原本的未來走上一條更好的路的。
糧食上漲的原因一般有倆,分別是對應供給端的糧食不足和對應需求側的貨幣通脹。
而曹丕這一次,倒不是因為我們的葡萄王子那南下親征東吳,都能正好撞上長江結冰的倒霉運氣又發作,遇見了什么天災,導致谷物的供給量減少。
他只是和他爹一脈相承玩不轉金融,甚至犯下了他爹沒犯下的新錯誤
他在恢復五銖錢的時候,沒取消董卓小錢的合法性
“原來那長江封凍是那曹子桓時期的。”
孫權可還記得上回天幕說的氣候轉冷時期舉的例子,對上號后每一條,臉上很自然地露出一個帶著點戲謔的笑來。
對面都親征南下了,還指望他還以什么好顏色禮貌性地心里偷笑一下已經很給面子了。
周瑜倒在乎的不是這個,對著最后半句話有些遲疑“他,難道是以為,先前曹孟德下令罷免過惡錢,于是不必再重復一遍嗎”
這樣的思想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是連成邏輯之后,再結合曹丕最終失敗的下場,卻有種“怎會如此”的稀奇的荒謬感。
大量惡錢和恢復流通的五銖錢一起涌入市場,并成功因此造成了嚴重的短時間內近乎失控的通貨膨脹,導致谷物價格飆升,最終不得不宣布放棄,讓百姓們以谷帛為市。
請注意這一點,在黃初年間的曹魏,正式從法理上確定了物物交換的原則,放棄了象征性貨幣而選用了實體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