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氣功夫一流的諸葛亮,此時也沒能穩住自己的表情。
可是不需要太多的解釋,當關竅被劉備一語點破,神思勾連起線索,他瞬時想通了這個本來被他忽略的問題。
于是沒有懷疑,沒有質疑。整個房間里,最終只留下君臣二人輕渺的呼吸。
天幕當然不會管他們的心神。
它在繼續。
某種意義上,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人物存在,才會有赤壁之戰,也才會有未來的三國鼎立。
它沒細說那場三國眾人方才經歷不久的戰役,天幕上依舊是那幕眼熟的曾經燎原的火。
而在火盡后,魏蜀吳三面的旗幟飄搖在畫面中央,吸引住相關者的視線。
從黃巾起義亂自下起,再到董卓之亂禍自上出,外戚、宦官、士人和軍閥之間的火并此起彼伏,中央對地方從此失去了實際的掌控權。
再從曹操統一中原到赤壁鼎立,三家的雛形初步朦朧勾勒出未來的輪廓。
天幕的白光閃爍明滅了幾下,那旗幟中的兩面被它隱去,留在最中央的只有一個筆鋒瀟灑的隸字。
魏。
于是曹操撫掌,原本復雜的心緒被他短暫的擱置,嘴角淺淺上揚出一個弧度。
夷陵之戰是三國鼎立的最終,但是三家真正對峙開始,還得從漢魏禪代講起。
后世人終于折回去圓它此前挖下的坑。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
他時下的長子兼繼承人曹丕繼位丞相和魏王的名頭,是年,接受了漢獻帝的“禪讓”,立國號為大魏,史稱曹魏,改元黃初,定都洛陽。
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場罕見辦得成功且漂亮的禪讓,甚至稱得上為后世有心者做出了所謂的模范最起碼我們看南北朝中那些南方政權之間的禪代,總能從中看出些曹丕的影來。
劉秀
該來的遲早是要來的。
光武皇帝打
自后世人最開始分說之時,就已然知道會有這么一個時刻的來臨。
然而當它真的降臨之際,劉秀還是忍不住閉上了眼。
若不是捂住耳朵,恐怕會有失什么信息點,他也許更寧愿封住自己的聽覺。
知曉自己開創的朝代終有一天滅亡,和真正聽見它是如何被旁人肢解,到底還是有所差距的。
垂落眼眸,他盯著地面久久不語。
終于來了。
曹操坐正了身。
當然了,曹丕能把這事辦得漂亮,也離不開他爹給他做好的鋪墊,甚至離不開前面王莽給出的貢獻。
考慮到他本人還是學了點王莽的流程,我們還是就像前面保證過的那樣,先來講王莽篡漢。
聽見這話,好整以暇的孝武皇帝終于抬起了眼。
平靜的眼神仿佛透過時光,直直要刺入后世人的眼中。可是他哪怕知道接下來將會是西漢滅亡的過程,卻也沒有什么爆發或壓抑著的怒火。
也不能算全然沒有吧。
劉徹的手是緊攥著的,皇帝陛下養尊處優著的雙手,此刻卻青筋于手背暴起,悄然揭露著他不算平靜無波的心情。
但是他的眼神依舊是清醒的,乃至于冷峻的。
王莽篡漢的背景,當然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西漢中后期以來尖銳的階級矛盾和社會問題。
隨著武帝重用儒生以來逐漸步入權力高層的文人,最后出于自己的利益,回避了直接解決社會問題,而選擇了符合其學術的解決措施。
他們開始單純針對皇帝的私事指指點點,要求皇帝修身養性,培養自身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