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頊
嗚嗚嗚嗚果然還是王卿懂他啊。
而哲宗這個廟號,嘖嘖嘖,其實大家可能不知道,也和明朝挺有關系的。
真不愧是和他爹名字讀音都相同的父子捏。
趙煦額。
這個關系后世人你要不就別拉了吧
可能趙煦更慘一點,因為和他算是共享廟號的大萌皇帝,
笑死,是天啟。
一種不好的預感突然籠罩了趙煦全身,讓他有一種坐立難安的沖動。
是我大萌知名木匠皇帝,同樣年少繼位,在位期間黨爭激烈,二十多歲英年病重,無子早逝,皇位最終傳承給了不同母的亡國之君弟弟的,明熹宗朱由校噠
眼前一黑了。
趙煦木著一張臉,茫然地把自己原本直起來的上半身再摔回到榻上,安詳地雙手交握攤在小腹之上,陷入了沉默的安寧。
他可能是在做夢。
他可能在知道自己未來打贏西夏了之后太開心了睡著了,所以他現在在做夢。
未來怎么可能有個皇帝還干著木匠的活這個皇帝還正好跟他共用同一個廟號人生經歷還有一些微妙的像呢哈哈哈哈哈哈哈這一定是做夢
對,大家伙沒有聽錯。
冷知識,明熹宗天啟的熹字,不念熹字做微光解的xi音,實際上念“悊”
zhe音,而義同“哲”。
所以,明熹宗明哲宗沒想到吧意不意外懵不懵逼
后世人的惡趣味已經透過屏幕快要凝聚成實體了。
趙煦面無表情這么想著,認真開始考慮起來自己把耳朵捂住,在躲開后世人調侃的前提下依舊聽到有用信息的可能性。
好痛苦,好像沒有。
如果單純從謚號來看,哲是個美謚畢竟漢朝以后,不能給皇帝上惡謚就已經成為一種公認的潛規則了。
知人曰哲;明知淵深曰哲;官人應實曰哲;明知周通曰哲;識微慮終曰哲;知能辨物曰哲。
總的來說,哲這個字的本意就是“知”,是夸耀人有智慧,賢能明智的意思。作謚法解釋的時候,也主要是在夸贊君主個人的才智、眼界,以及識人用人能力。
我們用后世人的眼光去看,天啟用這幾條,那反諷意味實在拉的有點滿。但趙煦和這幾條的契合度還確實挺高的,很符合他少年老成的聰明人設。
這就是宋人很高級的陰陽手法了。
畢竟繼位的徽宗雖然是個草包,大權被太后拿走了不少,但是到底已經十八,在親哥廟號的問題上遠比當初哲宗說得上話,諷刺太明顯容易吃不了好果子。
所以果然有他那位嫡母的身影在是吧。
趙煦翻了個身,面上依舊沒什么表情的變化,甚至稱得上冷感。
讓他猜猜怎么個諷刺法反諷他其實不知人哈,舊黨也就只能拿這些細微之處給自己爭爭面子了。
皇帝確實聰明啊,但他真的“官人應實”了嗎他真的“明知淵深”,胸襟氣度有深淵一般的不可估量嗎
舊黨的小聰明啊,以己度人,覺得后世的文官看了他們立場寫出來的史書,自然會“明悟”皇帝對新黨黨人的“縱容”,打壓他們這幫為國為民的“君子”,那反諷之意自然不言而喻。
嘖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