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人仿佛模仿著趙佶似的哀嚎出了聲,可表面含著笑的語氣,到了結尾卻帶出幾分真實的痛苦。
自然有精明人可以分辨出那份真情,結合靖康之恥那句的怒氣,一股難言的忐忑霎時涌入他們心中。
這世上從沒有不滅之國,過往多少英主雄主統治過的朝代,最后不都落得個子孫不肖,國破家亡的地步。
而他們宋朝甚至還從一開始就面臨著外敵的兵鋒壓力,所以在知道北宋滅亡末路的時候,他們固然痛苦,固然對于亡國之君的存在充滿憎惡,卻始終還存有一種早有預料的平靜。
但為什么后世人會如此悲憤,每每念到那個詞匯,它的語氣中就始終含著一份冷意。咬牙切齒將恥辱二字不肯舍離。
心跳如擂鼓。
趙煦還保持著那個半躺在榻上的姿勢,兩眼接近放空地望著天幕。
很復雜的情緒縈繞在他的心中,理智和情感此刻仿佛被痛快地撕開成兩半,左右互搏式的爭斗。
他聽著趙佶對自己稱得上拙劣的模仿,聽著他效仿著他的作為,試圖跟著他的腳步繼續走著,酸澀的苦味彌漫在他整個的口腔。
行事可以效仿,但能力天資,早就高下有所判定。
趙煦閉上了眼。
他突然不是很想去聽未來,那注定了血雨腥風的未來。
甚至更讓人有時痛苦的一點在于什么呢
趙佶這個皇帝雖然爛,但是他還沒爛到最頂尖昏君暴君那種層次。
老趙家又不是第一次出軟骨頭的慫貨,也不是第一次出愛好奢侈花錢多的敗家子,甚至不愛上朝,貪戀美色都不是大毛病,前面都有對象可以效仿。
趙匡胤都干過玩到一半被官員用雞毛蒜皮小事打擾,于是順手就抄起家伙把對方揍了一頓,門牙都給打掉的事。對于收復燕云十六州,最開始想得還是花錢買,能用錢買到手就不要打仗。
趙匡胤
我不是,我沒有
不過后半段話卻是讓他稍微臊了臉,眼神一陣飄忽。
這,不想窮兵黷武的事情,怎么能叫慫呢。
仁神宗朝大臣那個故事好像后半段還有大臣把門牙抱起來,說你是皇帝,我當然沒辦法告你,但后世自然有史官記錄你的所作所為你就等著遺臭萬年云云的吧
本意,額,好像是用來標榜我朝君臣平衡之意
他們忍不住一致望天
某種意義上,這個故事里大臣的話竟然還能算得上一語成讖啊
趙光義高梁河牛車奔馳喜提車神之稱,燭影斧聲和親哥之死不明不白,元明演繹里甚至還魏武遺風和小周后有過一腿。
魏武遺風
趙光義臉直接綠了。
前兩個黑歷史念得多了也就算了怎么都開始編排他和小周后的事情了喜好就喜好,你這魏武
遺風說起來還真含蓄是吧
正對上滿朝大臣帶著點驚訝探究和藏也沒藏住的興奮的目光,他整個人都麻了。
好,這下李煜的死,最起碼在大臣眼里,他是徹底沒有清白可言了。
趙恒花錢買了個澶淵之盟,覺得自己可厲害了,天天忙著造祥瑞造吉兆,四處撒幣最后還扯了個封禪出來直接把泰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給玷污了,后世幾個有資格封禪的皇帝都不想干類似事情了。
雙重打擊。
趙光義一巴掌糊在了自己臉上。
除了澶淵之盟撒幣以外,這傻唄兒子竟然還有別的地方忙著敗家
家底再厚估計都不夠他造的吧
在干出了這些事情之后,他甚至還有臉皮想著去封禪
“爹”
趙德崇背后一寒,先前不妙的回憶涌上心頭。他渾身一個激靈,顧不得什么面子,直接往后連退了幾步,警惕地望向上首
“爹您好好想想,您兒子我真的不是那樣的人”
說難聽點,不管那真宗未來做的那些事和趙德崇本人的秉性相差多大,光是趙光義要是立趙德崇為太子,絕對不會是不情不愿滿腹怨懟這一點來看,趙德崇就足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于是趙光義也勉強認下這個解釋,帶著銳利森然的眼神越過好大兒,直直沖向后面兩個崽
老二他了解,向來是個嚴肅沉穩的性格,怎么看也不至于飄到想給自己封禪的程度。
那么
終于找準了趙恒是誰,滿腔怒火亟待發泄的趙光義站起了身,一聲怒吼就沖著罪魁禍首而去。
“趙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