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管約不約束,最后都不免個太后掌權的下場,那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挑個腦子清醒的皇后。
章獻皇后總比他遇上那倆糟心貨來得好啊
而滅了遼宋的金,其實本身文明成熟程度遠不如前兩者。盡管完顏阿骨打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金國政權,它本身也更接近于一個部族政權,能滅了前兩者全靠遼宋軍事齊齊拉胯。
在金世宗金章宗之前的金國,其最高權力機構叫做勃極烈,是一種貴族合議,宗族共治,通過集合女真各部首領的意見,達成最終國家意志的類似古希臘雅典城邦貴族民主制的存在。
“果然是那女真”
眉頭一皺,知道真正滅國兇手的剎那,所有人下意識開始思考起一個問題
能否在一切尚未開始之前,將禍源掐滅在伊始滅了女真呢
“我們沒有正大光明針對的理由,女真又在遼國境內,貿然行事只會先讓遼國警覺起來與我們交戰。”
有官員干脆下了判斷,字里行間不難聽出悲觀之意。
“借遼國之手如何”
有人認真跟著這條思路思考了下去,卻也覺得頗為棘手“但遼國沒有理由去做這件事。我們在遼國安插的奸細,也很難促成這樣的大事。”
甚至
“遼國能不能處理掉那女真,恐怕也是個問題吧”
有大臣嘀嘀咕咕“距離亡國之日不短了,如果此刻讓遼搶先逼反女真那金國此刻真的不會已經成了氣候,干脆加速未來的進程嗎”
煩躁、不安、難耐本就對遼國都存在不小的心里阻礙,當他們再想到那金國甚至能將遼國滅亡,心里的陰影就更增大了幾分。
他們害怕了。
一直到金熙宗的時候,金國才取消了這種勃極烈制度,然而依舊沒有將大權完全收歸于皇帝一人身上,保留了類似遼國的政治生態。
他雖然也主持了漢化改革,然而這種漢化并不等于宋化,他們主要學習的其實是遼國體制中漢化的部分和宋的政治體制關系不大。
宋人
傷害力很高并且侮辱性極強。
說是學習漢化,結果效仿的甚至不是一個漢人主體的政權,而是漢化過的契丹民族的漢化
焯
不過順帶一提,這位大兄弟的皇位并沒有坐多久,就被辣個男人完顏亮給篡位了。
后者因為篡位出身,對于宗室有著莫大的忌憚和惡意,所以大開殺戒,將不少追隨過金太祖太宗的老將屠戮殆盡。
失去了經驗豐富的老將,
哪怕完顏亮心里想著都是南下滅了南宋,
成就功名霸業,金國的內部和軍事衰弱都使得這一野心最后只能成為妄想。甚至后面世宗章宗接連上位穩定局勢,都沒能將金國挽回,錯過了滅宋的最好時機。
當時南宋還正好是趙構在位期間。
同一時代,宋金竟然出了這樣兩位背刺手下大將的臥龍鳳雛,實在是讓人感慨該大區優越的匹配機制,忍不住想讓他們結為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互換姓氏以為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