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人對于后世人對趙構的評價倒是顯得很平靜,既沒有對他的狠辣心機表示詫異錯愕,卻也沒有因此對他再不滿嘲弄上幾句
他們只是不相信趙構那小兔崽子能有什么大義為國的好心腸而已,在知曉始末之后,對于他的算計卻沒什么好評論的。
當皇帝的心都臟哪怕是趙禎這樣在老趙家中脾氣算最好的人,他在真正面對自己底線被冒犯的時候也絕不會流露出多余的容忍。
趙構為自己的前途未來而算計,這對于他們來說,實在是一些無傷大雅的小事但是正如后世人所說,對方在不管不顧失了智一般將忠心名將冤殺的那刻起,在他們眼中已經不是個正常人了。
就算顯擺了幾下他的手腕,老趙家所有當事人都表示敬謝不敏無法改觀。
就連對陰謀詭計包容度最高的趙光義都翻了好幾個白眼,拒絕這個后輩碰瓷自己
他可沒慫到對敵人打都不敢打,甚至手底下人打下來的地還迫不及待給還回去的。
后世人繼續侃侃而談。
趙桓和趙構的出身就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
他是正兒八經的嫡長子,生母是趙佶的第一任皇后。盡管生母在他八歲時候早逝,并不能再給他更多的助力,在他十一歲的時候,趙桓還是成功成為了皇太子。
當然也要有人說了趙桓雖然是太子,但是他不受寵啊
趙佶最喜歡的兒子可是他的老三趙楷,一個和他爹某種意義上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神人,甚至曾經偷摸著去參加科舉考試險些拿了狀元的存在啊
但那能輕易動搖趙桓的地位嗎
趙禎
因為自己對親生血脈的渴求,所以反反復復把未來的英宗皇帝召進宮又送出宮,成功把對方折磨地神經衰弱真情實感不想當皇帝的某人眼神游離。
也,也不是沒有可能是吧
雖然他能這么干是因為他一直倔強地不肯認真冊封對方為太子,并且對方和他也沒有真的直系血緣關系。這堆破事大臣沒辦法認真管只能哄著勸著
但聽后世人的意思,未來那幾任皇帝手上的權力是在一步步壯大的說不準就能不顧朝堂眾臣的意見,強行讓老三上位呢
趙頊也是麻爪。
老趙家雖然有著“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陰間地獄笑話,但是論其皇位傳承來除開燭影斧聲其實是算比較平穩的。
因為大家伙血脈繁衍都挺困難,最后基本上只能挑長子繼位,甚至不管對方是不是嫡出。畢竟能夠活著成為老趙家挑選繼承人時候的長子,本身就是一種命硬的本事。
像趙佶那樣兒子多到奢侈,甚至可以隨便挑選的存在,是真的沒有先例。
可“就算是能夠被動搖的,作為太子位置上那個更名正言順登基的存在,難道不更應該展現自己超出于其他兄弟的能
力嗎”
趙頊搖頭,
他大概明白了后世人這番話的意思
在其位者謀其政。
趙佶是倉促登基缺乏教育,
趙構是為人忽視全靠發揮他們沒能在在位期間將自己的劣勢補足固然可恥。
但是自小被任命為皇太子,比起前兩者,受到了更好的“正統的”皇帝教育,更早意識到自己早晚需要背負起一個國家的責任和未來的趙桓,卻是更加難辭其咎。
結果這位仁兄在位期間干了什么呢
趙匡胤突然眉心一跳,一種不好的預感籠罩住他的全身。
耳邊的樂聲,倏忽間從低淺的背景音升調,一步步高亢,最后接近杜鵑啼血般含著血淚的凄切,蓋過了所有聲息,讓聽眾滿腦都只余這悲鳴回轉。
趙煦皺緊了眉他已經將耳朵捂得很緊,前面后世人的言論都聽不清晰,然而此刻這悲鳴之聲卻仿若直印入他們的靈魂之中,極具穿透力地將他的手掌視若無睹,深入進他的耳中。
他感到整個腦腔都在隨著這足夠震撼的音調共鳴,直到最后它的消失,依舊有幻聽聲陣陣回蕩在他的耳畔。嗡鳴擾亂思緒。
一種強烈的不安出現在他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