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被那一句“齊國鐵血忠臣”刺激得直接被嘴里的酒液嗆到了。
綠著一張臉,咳嗽了好半天才緩過神來的吳王依舊不依不饒,堅持要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是,公孫無知都算齊國忠臣”
“那司馬家就是大大的魏國忠臣啊”
孫權理直氣壯地大聲嚷嚷,看起別家的熱鬧來壓根不會手軟。
吳國朝堂向來流行著一種嘲戲之風,尤其以年輕的兩代吳主為首。孫權甚至干得出來當著諸葛恪的面命人牽頭驢來內涵他親爹,孫權本人親愛的“神交知己”大管家諸葛瑾長了張驢臉的事情。
簡單點說吳國上下差不多全員樂子人,孫權功不可沒。
所以一旁的周瑜自然也笑著應和他的發言“公孫無知弒君自立,那位司馬昭弒魏帝篡位,確實頗有共通之處。”
“至于神經刀”雖然不懂這個詞匯的真實含義是什么,聯想一下齊襄公本人,周瑜也是大概能懂后世人想要表達些什么“嗯,僖公疼愛侄子,讓公孫無知和太子襄公地位相同,待遇無二,使得堂兄弟反目。”
“襄公本人更是”
周瑜想了想都忍不住尷尬起來,畢竟這位某種意義上挺能耐的齊國國君,在私生活方面,屬實是讓經歷過兩漢,倫理道德有所發展的三國人為之汗顏
因為他和自己的親妹妹文姜文是她自己的謚號,并不來自于她兄長或者丈夫私通,并且被文姜的丈夫魯桓公當場捉獲。
按理說這種場面,作為苦主的那個人本該最為惱火。結果由于齊國勢大,魯桓公本人不得不忍氣吞聲,齊襄公自己卻覺得丟臉想要保密。
同時,為了防止魯桓公回去動搖文姜之子太子同的地位,維持齊魯同盟的穩定性,襄公便主動出擊找來了壯士彭生,讓他在魯桓公被襄公灌醉之后,借著送桓公回去的時機擰斷了對方的脖子。
事后呢,又因為魯人的群情激憤,他十分心虛地把公子彭生殺了以平民憤屑是真的屑啊
正因為殺了替他辦事的彭生,他在狩獵的時候才會把野豬誤認為是對方的鬼魂前來復仇,被驚嚇到跌落車下,傷到了腳。于是在公孫無知發起叛亂的時候,沒有能力快速出逃,最終被害。
怎么看都是這個人私生活太混賬,惡人自有惡人磨啊
“費確實是個忠臣啊,”周瑜只好感嘆這個故事中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純粹的好人“襄公命他為自己找鞋,無果便狠狠地鞭打他,后背滿是鮮血淋漓的鞭痕。”
“結果在叛賊逼宮之際,他卻用傷口博得反賊的信任,轉身將無法動彈的襄公隱藏起來,自己率兵與反賊殊死搏斗。君視臣如土芥,但臣卻視君如腹心啊”
孫權笑瞇瞇地贊同著周瑜的觀點,只是難免為襄公再說了幾句“當初他吞并同為姜姓的紀國,讓紀國國君四處飄搖不知所蹤的時候,是何等的威風赫赫啊。”
“魯桓公為之調停,周王室祈他停手。然
而都沒辦法阻止他的行為,任由公羊儒的學子為他鼓吹,高呼九世之仇猶可報也百世猶可也的宣言。”
“最后還只是落得個凄慘下場啊。”
錯在壯大了公孫無知野心的僖公,還是自作孽不可活的襄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