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的破防,甚至開始思考大兒二兒繼承問題的崩潰,是他一個人的寂靜時刻。
正常人只來得及為這對兄弟的感情深厚唏噓不已,就聽著天幕繼續喟嘆。
浮笙閑提醒您歷史觀影從景帝開始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但面對弟弟的哭泣,武王沒有絲毫的動容,甚至稱得上冷酷地繼續
“這件事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連占卜也不用進行。你如果做不好紂王的工作,以后也無法面對我和列祖列宗。我相信你不會那樣。”
比起弟弟向來更為商人思維影響,受鬼神之說左右的兄長,在此刻卻是冷峻的篤定。
周必須完成重建人世秩序的責任,因為不這樣的話,華夏文明將無法浴火重生。名為周的朝代,也無法長久安穩地持續下去。
周發選擇將這個重擔交給周旦,因為在他的眼中,只有這個嘗試著掙脫商人宗教的束縛,在他面前永遠保持著冷靜和自信的弟弟,不再對于商人的神鬼保持著一種幾近頂禮膜拜的態度。
他是新的可能,是走向一條更成熟更理性,更美好更溫情道路的希望。
自己無法得到精神解脫的周發,把未來押注在他的身上。
“周公做到了。”
孔丘的心頭涌起萬般思緒,可到了最后,只余下這樣一句短促的話語擠出喉口。它單薄的有些脆弱,可背后的力量卻如千鈞般沉重,洪鐘大呂模樣的莊重。
“哪怕他其實,本來并沒有您想象的那么自信。”
周旦也是在商人宗教的陰影中成長起來的人,他不可能完全不受鬼神的驚懼。只是為了周發的神經和情緒穩定,他將自己所有的動搖和掙扎悉數掩藏,只表現出渾然天成的從容,欺瞞著他兄長的眼睛。
而因著這份偽裝,天命的責任,卻是要壓到他的肩上了。
孔丘嘆息。
他想起自己看過的文獻,自己編入尚書中的材料
當武王的身體日漸衰弱,最終步入病危之際的時候,召公和畢公曾提出要為他舉行一場祭祀,祈求在天界的周朝先王們施加福佑,祈禱武王的壽命得到延長。
周公阻止了這件事在天幕將商朝的殘酷祭祀揭開血腥一角之前,他也不是沒有為著這種情況的發生感到疑惑,直至此時才明白,那時輕飄飄的祭祀一語背后,滿是人骨血肉的殘忍。
這是周公試圖為了自己以德為核心的學說增強說服力,他試圖削弱人祭在最起碼周人高層中的影響力。所以他要拒絕召公和畢公的請求,哪怕背負上不算美好,對兄長不夠盡心盡力的刻薄名聲。
但他私下里自己另外舉辦了一場祭祀,沒有殺人,沒有血祭,或者說,他沒有試圖去殺害別人。
他試圖呈獻給天界諸王,冀以換回兄長生命的祭品,是他自己。
看,他其實也不是完全堅定,完全能夠摒棄商人影響的。
在兄長生死這樣的大事面前,他寧愿更加保守,寧愿尋求有著悠久傳統,也許比他的奇思妙想更為有效的方案
。
哪怕代價是自己的死亡。
⊿本作者浮笙閑提醒您最全的歷史觀影從景帝開始盡在,域名
孔丘眨了眨眼,那曾經閱讀過的資料,此刻煥發出了一種比之之前更為深沉,清澈,厚重的感情。
但沒有用的,什么用處都沒有的。
周發的身體和精神都已經繃得太緊,最終如同斷裂的弓弦,再無任何回旋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