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人你不講武德
嬴政的冷峻外殼也隱隱有崩裂的趨向。
比起李斯因為在皇帝面前聽到了皇帝荒謬造謠向小作文的驚恐,嬴政感受到的,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恍惚,仿佛前途一片黑暗的悲觀
文人對于他的抹黑,已經從普普通通的貶為暴君,批判,忽視優點,進化到了這種,這種,這種地步了嗎
以始皇帝的城府威嚴,能破防到如此地步,不可以不說后世人這一招實在太過狠毒。
“李斯已忘卻身在何處,他眼中只有那位折梅在手、緩緩輕嗅的俊美少年。是的,那少年便是他用一生在等待的那個人。”
石破天驚。
又仿佛只是那只李斯早有預料的第二只靴子不慌不忙地落了下來,造成的影響和震蕩卻足夠所有的聽眾,在認識到這一作品原型是誰的剎那,思維如琴弦般崩裂。
僅僅聽到這里就足夠了,就足夠李斯茫然失去了真實的聽覺,剎那間覺悟到無欲無求的地步,靈魂飛升一般的通透。
接下來什么“唐突佳人”,什么“相思多年的夢中情人”,什么“凄艷之美”什么“憂郁”之色,在李斯的耳中都已然變得不再重要了。
如果不是僅存的理智告訴他,他眼下還在面圣途中,面前就端坐著恐怕同樣被這恐怖文字擊穿了所有心理防線,甚至說不定比他還要更勝一籌的嬴政,李斯眼下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平靜地躺下,通知自己的兒孫前來聆聽自己的遺囑。
這活下去還有什么意思嗎
李斯在這樣的人生轉折之中,頓悟了后世人口中社會性死亡的真諦。
直到天幕繼續開口,講到某位小心謹慎的男子為了取信君王,在大冬天的雪地里“徐徐解衣”,直至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李斯心中躺平的尸體一個鯉魚打挺活了過來。
大秦的丞相此刻顧不得在皇帝面前保持自己最后的風度或者說,他這樣的舉措,分明是試圖在君王面前保持自己最后的尊嚴和人格。
“你在胡說八道些什么東西啊”
李斯震怒。
粉身碎骨渾不怕,他也要留個清白在人間啊
“我,沒,有”
字字泣血。
沉默了太長時間的嬴政,在看完了這一段不知道還有沒有后續的創人畫面后,死命扣緊扶手的指尖終于有些顫抖地松開了。
同樣聰明的大腦,此刻一樣為震撼所填滿,空茫到“拔劍四顧心茫然”,不知該說出什么樣的話語。
于是,到了最后,他也只足夠蒼白無力地說出了一句話
“朕確實不習慣看”
秦皇輕易不能打動的面容,此刻竟然清晰地出現了扭曲。
不習慣看什么
男人的
他和李斯同時閉上了眼,感謝天幕轉述這一段的時候沒有生成任何造謠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