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后世人你什么意思
說好的旗鼓相當的存在呢怎么聽你這意思,這“大秦”摻水分啊
嬴稷那因為李斯的事生出的火氣,此刻終于找到了一個出口“那當然了”
老秦人不服輸的倔強當場上頭他們家政兒就是這么厲害怎么了,有誰不服嗎
震怒jg
用暴言一點的話說就是,在古羅馬共和國、帝國、乃至于拜占庭前夕時期,羅馬的強大基本上和他的制度都沒有什么不可分割的關系。
治理的好壞很大程度上需要靠運氣抽選天選之子,比中國古代所謂受皇帝本人素質影響很大的人治弊端還要大因為羅馬的政局和皇位傳承遠比華夏來得動蕩。
只不過偏偏就靠這樣離譜的抽獎機制,它卻在歐洲維持了幾百多年的霸權。
每每可能有國家覆亡的危機,便不愧它和華夏東西并稱的名頭。別人說我們“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而羅馬也同樣總有神人,甚至自己人不行也有“精羅”,自帶干糧也要爭著搶著挺身而出繼承羅馬名號,給它強行續命。
“啊”
李世民直接一個戰術后仰,不太確定地再看了看“精羅”那一行。
你這個精是什么意思,最好別告訴我不是精英,而是精神之類的詞匯但都和前面
“自己人”相對應了,哪還能是精英啊
太宗文皇帝滿臉復雜竟然能夠讓異族都心甘情愿成為精神上的自己人,甚至在危難之際幫忙復興,這羅馬的文化影響力
好像確實不是絕無僅有呢
甚至都不用多遠,只要想到距今不遠的北朝各國,為了爭奪天下逐鹿中原先后漢化,最后慢慢各自宣稱正統的局面,李世民原本驚訝錯愕的心一下子就平靜住了。
害,說的好像華夏文化沒有影響力感染力,不能吸引周邊蠻夷成為“精漢”一樣。
他內心暗暗點頭,重新建立回華夏文明的自信力實在是被先前那個世界帝王影響力排行榜差點不進前三十的恐怖故事搞得一時之間心神不定,多少有點心態失衡。
不過再對外輸出加強一波中華文化的影響力,給華夏添一波“精漢”人好像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太宗皇帝單手撐著腦袋,心思卻因為這一波意外而飛到了陌生的領域他對讓“精漢”人來幫著他們復興華夏沒有絲毫的興趣,不想把國家搞得跟羅馬的窘境一樣。但是借由增強文化影響力,讓大唐再多一些心甘情愿來朝、甚至甘愿內附的藩屬國,他倒是覺得不錯。
唔。他這般想著。后世人管這叫什么文化勝利
比如尼祿之后,羅馬群雄并起,總督混戰,打得天下破破爛爛,凱撒和奧古斯都如果在天有靈,恐怕恨不得親身下場暴揍不肖子孫盡管尼祿和他們的關系多少有點遠的離譜了,但當了皇帝你就得是他們尤里烏斯家的后輩
結果涅爾瓦振臂一呼,羅馬轉瞬起死回生,跑步進入了五賢帝時期。終于開始統一度量衡、法律、貨幣、道路在東漢時期終于開始干我們秦朝完成的事業,人民幸福指數瞬間biubiubiu地往上漲,文人都敢歌頌說是人類最幸福的年代。
嬴政
哪怕因為李斯的事情,始皇帝這邊的氛圍堪稱冰凍一般凝滯壓抑,嬴政本人因著天幕跑偏沒有解答李斯參與政變而對其中內容難免有些興致缺缺。在看到這段評價的時候,也不免暫時放下了和李斯的沉默對峙。
“人類,最幸福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