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店家直接上線了這道菜,生意爆火。
紅薯粉蒸肉,用它的美味,征服了所有人。
并且因為原料簡單,步驟也簡單,所以賣價不貴,隨便一家小店都能做。
尋苓對此并無意見,甚至因為這檔美食節目的崛起,網友們對外賣的預制菜都降低了接受度,開始追尋真正的美味,這反而讓她喜聞樂見。
人這一生,不就是衣食住行
吃能吃好,便是最大的幸福。
第四期主題,是魚。
趙阡陌做的是川渝名菜牡丹魚片,魚肉一片片片出來,修剪成花瓣形,包裹上土豆淀粉,放入油鍋中炸熟后,以土豆泥為底,擺成牡丹花的形狀,最后澆上番茄醬汁。
做好的牡丹魚片美輪美奐,好似朵朵牡丹綻開在盤子中,口感酸甜,實乃開胃下飯之佳品,入口彈滑細膩,鮮香美味,外酥里嫩,好吃極了。
姜顏書做的是一道蒸魚,在海濱城市,認為吃魚就要有魚味,最新鮮的魚就要拿來蒸,只有不新鮮的魚才會炸煮燉。
姜顏書也不負她大廚之名,也不知她如何手段,做出來的蒸魚完美激發出了魚肉的鮮甜美味,她選的是鱸魚,刺少肉嫩,蒸出來的魚肉綿軟細膩,入口即化,鮮美無比。
上野英和做的是r國著名的生魚片,新鮮的三文魚被片成纖薄的薄片,擺放在盤子里,旁邊放著蘸碟,即便不蘸醬,只是生吃,三文魚原汁原味的口感都令人回味無窮。
路易就不同了,他做的是烤魚。
實際上,y國人基本不吃魚,在他們那里,魚唯一的做法就是烤。
當然,身為大廚,即便只是烤魚,都能烤出不一樣的風味。
他用的是地中海鱸魚,將鱸魚兩側劃開口子,涂上粗鹽與黑胡椒,將調味料與洋蔥、檸檬等,塞入魚腹,在烤箱中經過幾次翻烤,使得魚肉的每一部分都受熱均勻,確定熟透,拿出來后淋上檸檬油醋汁,加入櫻桃番茄蒔蘿等特色配菜,最后呈現在人們眼前的,便是一道噴香四溢的烤魚。
非常具有特色,入口焦香,外焦里嫩,加上洋蔥與檸檬的清新,叫人食指大動,垂涎欲滴。
最后便是尋苓,她做的菜很簡單,酸菜魚。
酸菜魚是一道廣為流傳的菜,基本上,全華國人都聽說過,十個人里八個都吃過。
這就說明這
道菜的普適性,酸菜加上被高超的刀工片出來的菲薄的魚片,一片片都晶瑩剔透,甚至放在手里,可以看到背面的手指。
薄嫩的魚片吸收了酸菜的酸,卻又保留著本身鮮香滑嫩。因為片魚肉的關系,魚刺都被剔除,吃的時候可以放心大膽地開吃,不用擔心會被魚刺卡到,暴風炫入的時候,總是最爽的時候
酸菜開胃,魚肉下飯,二者結合,更是首屈一指的美味。
這一輪,五個人的評分都差不多,趙阡陌要低一點,只有7票,因為他沒掌握好火候,魚肉炸得有點焦了。
姜顏書9票,上野英和8票,路易8票,尋苓9票。
第四輪結束時,第三輪節目也正播放完畢。
這一輪里,最大的亮點便是尋苓的刀工,裁判們當時只是通過攝像頭看,看得不是很清楚,都感覺到了莫大的震撼,如今的觀眾們卻是直接跟著攝像師大哥的近景鏡頭看的,那雪亮翻飛的刀光,好像就在他們眼前閃現一般。
白皙纖細的手握著銀色的菜刀,左手摁著一塊巴掌大的豆腐。
一瞬間的靜默后,哆哆哆哆哆,仿佛駿馬疾馳,又好似是暴雨如注,擊打在屋檐上。
密密麻麻的響聲接連不斷,伴隨著快速移動的刀光,幾乎叫人頭皮發麻、目不暇接。
那把刀,一次次切入白嫩的豆腐中,毫不猶豫,沒有絲毫的遲疑與畏懼。
側面證明了,這位執刀人,對自己的刀工是何等的自信。
屏幕中的畫面恍惚出現殘影,不到半分鐘,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那把雪亮的刀停下了,它被重新放在砧板上。
白皙無瑕,宛若美玉雕成的手,輕輕捧起砧板上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