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晏當然可以選擇不睡,但每隔十五分鐘,就會有幫傭繼續敲響他的房門,提醒他少爺,早點休息。
三次過后,祖父就會親自來敲他的房門了。
周而復始,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十八年,直到前幾年祖父去世。
但秦晏的作息已經養成,而習慣恰恰是很難改變的東西。
即便祖父不在了,即便現在已經沒有人敢來敲他的門,即便他可以把那些討厭的人全都開除,可秦晏還是覺得不自由。
就像一只被鐵鏈鎖住的小象,縱然現在已經長大,擁有了掙脫枷鎖的能力,潛意識也會限制他循規蹈矩。
也許要再用一個十八年或者更久,他才能徹底從就習慣舊圈子里跳出來。
可是跳出來又有什么用呢
不過是從一個圈子跳進另一個圈子,只要秦晏還是秦家的家主,他就有自己不得不完成的工作,有不得不走的路。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也許是因為換了全新的環境,而江遲又完全把秦晏當成另一個人,在江遲面前,秦晏居然抽離出原有的生活,終于跳出了那個怪圈。
和江遲相處,秦晏感到很輕松。
這是前所未有的自在。
江遲家二樓只有幾十平米,可對秦晏來說,卻是如此的寬廣。
這里很清靜。
以往,秦晏身邊總是圍著很多人,那怕只是從家到公司,也會跟著至少一位秘書、兩位助理協同配合,另有司機保鏢若干。
從前沒覺得這樣生活有何不妥,然而回國這段時間,秦晏認識到這樣的生活是不對勁的。
他用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家主,但在家主這個身份背后,是生活技能的大量空白。
秦晏不會掛蚊帳、不會換床單、也不會洗衣服。
在和江遲的相處中,他有意識地學習這些生活技能,但糟糕的是,進展很慢。
江遲勤快能干,動作利索,很會照顧人,這致使秦晏總是缺少親身實踐的機會。
他們明明認識的時間很短,但卻出奇默契,有時秦晏只是動了一下,江遲就能判斷出他是想喝水還是要拿紙巾。
只是偶爾有些時候,只是偶爾,他們會雞同鴨講,各說各的。
但更多時候,他們的交流都很順暢,甚至不需要語言,江遲就能讀懂秦晏的情緒,兩個人配合默契,無論做什么事,效率都很高。
在同頻的默契下,語言反而成了累贅。
這讓秦晏很驚喜,不由生出了聘請江遲為自己工作的念頭。
誠如獵頭公司說常的那樣優質的搭檔比合適的聯姻對象還難找。
秦晏深以為然。
合心意的私人助理可遇而不可求,倘若身邊有一個江遲這樣的人,他也就不會每天都那么厭惡工作了。
秦晏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不得不和一群蠢貨共事。
當然,評價都是雙向的,旁人眼中,秦晏也是個很難伺候的boss。
強勢霸道、專注結果、掌控欲強、不近人情、喜怒不定無需進行調研,秦晏也很清楚,這些都是員工對他的真實評價。
然而說到底,還是這些人自身能力不行。
江遲就從沒覺得他難伺候。
秦晏雙手抱胸,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江遲。
江遲會開車、會整理家務、還非常能打,同時還很有主見,擁有及時妥善解決問題的能力,僅憑這一點,就已經能打敗很多求職者了。
他從來不會打擾秦晏,又能在秦晏需要時恰到好處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