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遲又問“那你怎么懷疑到秦文海身上的”
季瑜回答“第二天我發燒到39°,秦總只以為我是著涼,秦文海卻非要找個醫生來給我看一看,這不就說明他心里清楚我應該為什么發燒嗎”
江遲心里有種很奇怪的感覺,但又說不上來具體是什么。
季瑜的解釋毫無破綻。
從他日記中的蛛絲馬跡里,也能讀出來他懷疑秦文海的全過程,包括后來秦文海有意找他
合作、暗示他去誣告秦晏等等,通過秦文海和秦晏兩個人的表現,季瑜在沒有遭到侵犯的情況下,確實很容易推斷出誰在說謊,誰更別有用心。
但江遲就是覺得有哪里不對勁
季瑜的陣營選擇的太快了。
他幾乎不假思索地就將秦文海斷定為壞人,而把秦晏認定為好人。
這與原書中的描寫,又一次出現了巨大的偏差。
在原書中,季瑜幾次三番地想從秦晏身邊逃開,可見在原書中季瑜極是不信任秦晏的。
此刻的季瑜卻這般輕易地就做出了判斷,那為什么在原書里沒有呢
人心這個東西,天生就是偏著長的。
在愛上秦晏以前,江遲總覺得季瑜是個需要保護的脆皮小可憐,還是很容易死的那種,不僅在原書中被折騰的慘不忍睹,在現實中也是個小受氣包。
他一門心思地拯救季瑜,生怕主角受被誰欺負,或者一不小心就死了。
愛上秦晏后,江遲心思倒轉,完完全全偏向了另一邊。
當不利因素出現時,江遲心里首先想到的再也不是季瑜可憐不可憐,而是秦晏會不會受到傷害。
從前,江遲對原書堅信不疑,相信書中的每一處描寫。
后來,他又推翻了自己的認知,認為書中所有的內容都是子虛烏有。
可今天,江遲在信與不信之間找到了第三條出路
他選擇相信書中的秦晏。
江遲認為,哪怕是在書里,秦晏也不會毫無緣由地傷害一個無辜的人。
也許書里的秦晏是有苦衷的,也許這一切都是秦文海陰謀,也許是書中的季瑜誤會了秦晏
江遲甚至懷疑書中的季瑜是否已經被秦文海收買,后來才發生了那么多的事情。
在今天之前,江遲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居然會懷疑季瑜
畢竟在原書中,季瑜是那樣弱小無助又善良堅韌,他具備男主角應當具有美好品質,也擁有引人憐愛的破碎感,江遲曾經也共情季瑜的經歷,所以才會在發現自己穿書的那一刻,毫不猶豫地選擇出手相救。
可現在不同了。
當秦晏住進江遲心里,江遲眼中就再也看不到其他人的柔弱與破碎。
山川不改,河流依舊,日升月落的軌跡運轉了幾億年。
亙古而來星光搖曳,落花如雨。
而從心動的那一刻起,江遲的世界乾坤傾覆,星河逆轉。
江遲親手撕碎了自己讀過的那本書,把碎片挑揀出來,一字一句重新組合。
只為了證明他的秦晏另有苦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