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工廠后面的礁石上,從泥土采集到了一些dna生物殘留,與失蹤者江遲的血型吻合。”賞金獵人將現場照片展示給秦晏“最近的窗口距離礁石的垂直距離將近十二米,我們分析,失蹤者可能是在大火的驅趕下被迫跳下了去但是這個高度,人類很難生還。”
秦晏沒有接照片,而是把裝著泥土的證物袋拿了過來。
賞金獵人窺探著雇主的臉色,繼續說“如果這是懸崖,我們更容易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但很糟糕,這是海岸邊的礁石,在潮汐作用的起落
之下,江遲即便落在礁石上,大概率會被潮水卷走。”
漲潮時,海面最高會淹沒絕大多數礁石,直到再次退潮后那些礁石才會再次出現。
日升月落,海水在月球和萬有引力作用下不斷漲落。
潮漲潮落,循環重復,永不停息。
反復幾次之后,所有的痕跡都會被海水抹平。
茫茫大洋無邊無際,秦晏該去哪里找江遲呢
忽然之間,秦晏失去了某種心念,他意識到,就算他能將整座海島翻轉過來,也找不到他的江遲了。
在人生中所向披靡的秦晏,迎來了有生以來最大的一次失敗。
他敗給了106億平方公里的大西洋。
這是真正的大海撈針。
秦晏閉了閉眼,重新坐下來。
他說我會找到他的。◥”
很可惜,秦晏的執拗與堅持并沒有什么用。
一夕之間,仿佛所有人都在告訴秦晏江遲死了。
秦晏非常不喜歡他們這樣。
美國是個信奉個人英雄主義的國家,媒體對江遲返回火場的大加贊譽,說江遲憑借過硬的知識、冷靜的判斷,成功降低了鎂粉爆炸的慘烈后果,哪怕他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我們會永遠記得他。
網絡上的新聞鋪天蓋地,全是對江遲英雄行為的報道與贊揚。
許多人讀到江遲的事跡后大為感動,自發結伴到東海岸,在礁石上點滿蠟燭,或者將鮮花拋入大海,以此緬懷江遲。
秦晏也非常不喜歡他們這樣。
一個星期后,秦知頌第一次違背秦晏的意愿,將江遲失蹤的消息告訴了江遲父母。
秦晏已經不太記得請后來發生了什么。
江遲的父母應該是來了。
他們責怪秦晏沒有將江遲失蹤的消息及時告知,也責怪秦晏不該把江遲帶到美國來。
江母說,如果不是你把江遲拐到這里上學,他就不會遇見爆炸更不會死在這兒
秦晏很平靜地告訴他們,江遲沒有死。
可惜沒人相信。
秦晏隱約記得江母好像是打了他一巴掌,又很快被人拉開。
當時的場面太亂了。
確切的說,自從接到江遲失蹤的消息開始,秦晏的思緒便始終處在一種難以形容的混亂中。
如果不是唇角還破著,他也不太能分得清那些事到底是夢、是幻覺、還是真是發生的。
人們很快地趕來,又很快消失。
最后,又只剩下秦晏一個人。
他參加過很多葬禮,但江遲的葬禮他沒有去參加。
人們不應該為活著的人舉行葬禮,這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即便秦晏并不認為江遲會死掉,但他還是履行了自己的承諾。
他答應江遲會親手寫下了一副挽聯給江遲。
秦晏提筆寫到等閑暫別
他握著狼毫筆,手腕微微顫抖。
真的是暫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