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遲天生有一副憐孤惜寡的柔軟心腸,從小就樂于助人,習慣把一些他覺得很可憐的小東西帶回家。
祖父對江遲格外縱容,也格外溺愛,從不曾斥責江遲,連江遲從學校門口買來的一窩染色小雞都一只只養大了。
八歲時,江遲撿回家一條小狗崽,取名江百歲。
小狗崽長得很快,沒幾個月就長成了一條威風凜凜的大黃狗,祖孫倆一養就是好幾年。
江遲很喜歡小狗,小狗忠誠親人,而且很好養,不像小貓那樣矜傲嬌氣。
五年后,江遲十三歲。
彼時他已經被江家父母接回去,只有寒暑假的時候才和祖父一起生活。
祖父在蕪川郊區有一幢小院,每逢放假,江遲就和祖父住在那里,雖然比不上別墅豪華,但勝在環境幽靜,門前還有一棵繁盛的批把樹。
江百歲總是趴在樹蔭下,假寐著等江遲放學。
初一升初三的那個暑假,江遲又搬去了祖父小院住。
江遲不是很喜歡在家里住,父母和大哥對江遲都很好,好得有些客氣,也有些生疏。
他們從不會對江遲發脾氣,連臉上的表情都復制粘貼一般,親切熱情得有些假,相處起來難免壓抑。
江遲總覺得父母和大哥才是一家人,自己形單影只的。
所以江遲總是想,自己要是有個弟弟就好了,這樣他在家里就不會太孤單。
可惜江遲自己當年都差點被流掉,工作繁忙的父母決計不會再給江遲生個弟弟陪他。
于是,江遲從大街上給自己撿了個弟弟。
在這個平平無奇的暑假,十三歲的江遲遇見了十一歲的秦晏。
茫茫人海,只有江遲為秦晏停下了腳步,繼撿狗事件后,時隔五年,他又把離家出走的小秦晏撿回了家。
而正如江遲設想的那般,這個人會一直陪著他。
江遲的整個人生,都因秦晏的出現撥云見日,明亮粲然。
那天,秦晏身上穿著件白色襯衫,站在地鐵口,神情淡漠,仰面看著那幅復雜的地鐵換乘圖。
他也不知道自己該去哪兒,也沒想好自己要去哪兒。
今天,是秦晏母親去世的第39天。
秦晏原本想去墓園看母親,但離開秦宅后,他又覺得一抔黃土也沒什么可看的,就站在熙熙攘攘的地鐵口,望著那張繁復的地鐵圖出神。
人群往來,行人萬千,喧囂吵鬧中,他仿佛找到了一點與世界的連接。
13歲的江遲比23歲的江遲還愛多管閑事,別說是遇上什么需要幫助的老人小孩,就算遇見一條等紅綠燈的狗,他都會給抱到馬路對面去。
江遲背著書包,原地觀察了一會兒,見那個小孩確實無家人陪同,而且已經研究了十五分鐘地鐵換乘圖后,江遲忍不住出手了。
“你需要幫助嗎”
江遲單手握著書包肩帶,傾身靠
近那小孩“你要去哪兒”
小孩看起來不是很聰明的樣子,等江遲說完話以后,又過了幾秒才反應似地輕輕動了一下。
他緩緩轉過頭,漆黑的眸子落在江遲臉上。
江遲溫和地笑了笑。
秦晏沒有理江遲,就定定地面前的少年。
江遲很耐心地和秦晏對視,問“你是找不到家了嗎”
秦晏很輕地皺了下眉。
江遲又說“你家在哪兒嗎我可以送你回家。”
半分鐘后,秦晏慢慢搖了搖頭。
聽完江遲撿小孩的全過程,祖父還是有些不可思議“所以你就把人家帶回來了”
江遲“他自己愿意跟我走的。”
祖父頭疼道“警察抓到人販子以后,人販子也是這么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