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珩功夫極好,當年那麻袋謝歲自然沒套成功,但借著人多勢眾,幾悶棍卻是有的。就算后來有太子講和,他們兩人的梁子卻是實打實結下了。
此后一年,明爭暗斗不斷,直至裴珩出征。
世間最悲傷的,莫過于死對頭權傾天下,風光無兩,而自己卻成了個連行動都有礙的廢物。
況且他往后說不準還要與死對頭同床共枕。
一想到這,謝歲便頭皮發麻,他抬手蒙住了眼睛,只想苦笑。
楊興畢竟現在還管著莊子,不能在此久留,又寬慰謝歲兩句后,便起身離開了。
他走后房舍內頓時安靜下來,讓謝歲可以專心梳理如今的情況。
有一件事謝歲沒有同楊興講。
在他中毒瀕死之際,昏迷的那一個月里,他于夢中看完了一本書,一本名叫東風詞的斷袖話本子。
而如今,現實居然真同夢中那本書一樣,三年三帝,年幼怯懦的新皇登基,年僅二十二歲的裴珩開始攝政,權傾朝野。
只不過書中主角與他們倆都無關。
主角姓言,言聿白,是戶部侍郎家中不受寵愛的庶子。但他天資聰穎,為人正直善良,純然若一片白紙。十四歲入國子學,卻被嫡兄帶人欺辱,后為朝中最清貴不過的傅家嫡子所救,兩人就此結識,引為知交。
再后來友情變質,從談詩詞歌賦人生理想,變成了談戀愛,然后兩個人一邊談戀愛,一邊結交權貴朋友,順手除奸佞,齊家治國平天下,最后功成身退,隱居山林。
東風詞書皮下題了一行小字是個甜餅。
謝歲看完了,確實挺甜,如果他不是文中被除的奸佞之一的話。
姓言的謝歲不認識,他當年心高氣傲,眼睛能長在腦袋頂,一個侍郎家小小的庶子,屁都不是。但傅家嫡子他卻是認識的,傅郁離,名滿天下的才子,光風霽月,高嶺之花,如果謝歲在國子學是不聽話,出格,討人厭的極端,那傅郁離就是聽話,守禮,受人尊敬的另一個極端。
他們之間有許多沖突,新仇舊怨,每次見面謝歲恨不得把人掐死,料想傅郁離應當也是如此。
這么一看,他的運氣還真是低到了極點。
主角被他得罪,反派也被他得罪。
說起來書中由于是言聿白視角,所以關于謝歲的筆墨并不算多,隱約主角從別處聽來的只有三兩段,國子學時盛氣凌人,謝家一朝敗落,他雖然免于一死,卻淪落為奴婢,但謝歲性格偏激,不肯服軟,最后曾經得罪過的人一擁而上,幾經輾轉磋磨下場可想而知。
等到后半段謝歲重新出場時,他已經是攝政王后院里滿心怨毒且不知廉恥的臠寵。
裴珩性子暴虐,他過的并不好,在長久的折磨下,謝歲逐漸心理變態。
所以得知言聿白與傅郁離之間的關系后,謝歲嫉妒的要死,憑什么傅郁離就可以高高在上,永遠是他的高嶺之花,還有人愛他,憑什么他就沒有,只能在后宅里被人淫辱折磨。
遂下手陷害,導致主角險些喪命,而傅家那時正同裴珩分庭抗禮,謝歲所作所為恰好讓傅家拿到把柄,裴珩為了平息傅郁離的憤怒,下手把他給處死了,半點不留情面。
攝政王之所以收留謝歲,不過是為了戲弄報復,折磨當年那個在國子學總與他作對的少年而已。
真的是悲哀又愚蠢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