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舟然換好衣服下樓,吃了午餐。
知道他現在沒胃口,是為了身子硬往肚子里塞,陳媽也不敢做難克化的食物,基本上都是清淡的湯湯水水,讓人看上去沒什么食欲,卻是沈舟然最常見的菜譜。
吃飯期間陳媽跟沈媽媽還聊起給他補身子的事情。沈舟然吃不了富含鐵元素的動物肝臟,一吃就吐,就只能用其他食材來替換,慢慢調養。
吃完飯還是沒精神,沈舟然陪媽媽看了會電視,上樓繼續休息。
就這樣醒醒睡睡,過了三四天人才顯得精神一些,卻又消瘦了一大圈。
五天后,他撥通了鄭老先生給他留的電話。
“王院長,您好,我是沈舟然。”他恭恭敬敬問了好。
王淵臨王院長,可堪稱一句學界泰斗,對古文物極有研究。目前任職為國家首席博物館館長,歷史考古研究所院長,b大考古專業終身榮譽教授。
那頭是個爽朗的聲音“哦哦,是你啊,老鄭前幾天就跟我提過你。”
沈舟然跟他解釋了自己這么久才聯系的原因。
聽到他淋了雨發燒,還一燒燒了三天,現在才養好身子,王老先生一陣唏噓“年輕人還是要注意身子才是。”
心下暗道,還真想老鄭說的那樣,挺脆弱的,經不起折騰,得好好愛護。
兩人沒扯幾句閑話就說到了正事,王老先生說“我也不跟你多繞彎子,我們最近在考慮將文物推向年輕人市場,借助現在興起的漢服熱度,讓更多博物館里的物件走到老百姓生活中,你們管這個叫周邊,我們起了個名,叫文創產品。但設計不是簡單的復制黏貼,不是把你說的那個青銅紋樣簡單拓下來復制到別的地方就叫文創,這不是創意產品,是流水線產品。”
沈舟然說“我明白您的意思,當時只是在鄭
老先生面前簡單提了句,
,
還有待商榷。”
他簡單說了下自己的想法。
王老先生聽了頻頻點頭,眼神驚喜,這想法簡直跟自己不謀而合。
但他還是一副沉穩做派“你能明白就好。即便是有老鄭給你寫推薦信,我這里也是要走面試流程的。這樣吧,你以商周青銅器紋樣為題,設置一組文創產品,只需設計不用出成品,一個月后發給我。”
沈舟然“好的。”
王老先生掛斷電話后,身邊的老伴說“沈舟然這名字怪耳熟的。”
他仔細一想“好像確實在哪聽到過。”
兩人想了半天,最后還是老伴想起來了,一拍大腿“這不是姜家的小外孫嗎”
王老先生“姜家的但他家外孫不是經商嗎”
“你不知道,他們家還有一個,聽說身體不好,大病小病不斷,咱們沒怎么見過那個孩子。老姜知道這個事嗎”
王老先生想了想“還是等看看他的水平再說吧。”
老鄭的面子能拂,畢竟不是一個圈的。但他跟老姜可是低頭不見抬頭見,不能這么直白的拒了他的面子。
王老先生感嘆,學術圈也有學術圈的人情啊,希望這小朋友別太讓自己難做。
沈舟然不知道他的糾結,此時正在上網找靈感。但相關詞條點進去,都是景區紀念品店買的義烏創意。一個鏤空雕花梳子,古城景區有它,紀念館有它,寺廟里竟然還有它。
也不知道寺廟跟梳子怎么扯上關系的,難不成和尚每天都拿著它梳洗光頭。
有點冒昧了。
沈舟然趕緊掐斷自己不合時宜的想法,暗暗敲了下電子木魚。
最近經常上網跟網友聊天,腦子里總會出現莫名其妙的東西。
搜來搜去都找不到相關信息,沈舟然換了一個又一個a,一個個看過去。
點開微博時,他竟然發現消息那里顯示99。
發燒多日幾乎斷網的沈舟然這才想起還有許秋瑤這件事,后續他已經全權交給律師處理了,沒有再跟進。
看消息數量,難道是又出事了
帶著疑惑點開私信,發現竟然是各種綜藝邀請,要跟他合作,還有媒體和營銷號找上來,想知道更多許秋瑤音樂節事件的內幕。
當然,還有不少粉絲是來罵他的,堅稱許秋瑤沒錯,是他跟經紀公司合起伙來演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