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尖子生攏共就幾人,圈子很小彼此都認識。見總是來影無蹤的方景澄突然造訪,有人笑著說“巧了,方少,你也選了科創討論啊”
過來跟青年套近乎,在老師面前也吊兒郎當不著調子,也有人懶洋洋抬了抬眼皮,繼續翻閱手里的材料。
兩者之間涇渭分明,誰是被塞進來的關系戶,誰是真學霸,答案一看便知。
相較而言,夏茯不過是方景澄掛在包上的“鑰匙扣”,一個不值一提的附件。直到青年有意推薦,周圍的人才開始打量他身邊嬌小的女孩。
“是啊,我報名了這屆數模競賽,為了取勝當然得好好向老師取經。”
方景澄顯然很習慣這種社交場合,他大大方方回以笑容,轉頭看向正中的女性,一臉謙遜地征求意見,態度倒是擺得很好。
“周老師介意我帶隊友旁聽么她對您的研究方向很有興趣,但這學期您沒有公開課,所以我就帶她一起來了。”
周鴻霞給了他這個面子,“當然,這里隨時為真心求學的學生敞開,請問你是”她端坐在椅子上,笑著看向對面的夏茯。
莫約四十出頭的女性,身披一頭齊肩波浪長卷發,著米色雪紡襯衣,淺棕棉麻闊腿褲,給人知性優雅的感覺。
夏茯緊張地吞了一口口水,努力讓自己笑得更真誠一點。
“老師好,我是大一的應用數學的夏茯。”
能容忍屢次翹課的方景澄通過學期審核,周鴻霞顯然是個可以“溝通”的人。但言語中強調的“真心求學”,表明她也有自己學術上的要求。簡單的自我介紹就到此為止,夏茯知道,她最好在研討環節中證明自己真的有那么熱愛“計量經濟學”里的科學真理,而不是單純想靠這門課賺錢。
要表達出強烈的求學意愿、極高的學習效率,還有對任課老師真誠的崇敬向往之情。沒有t就發言,雖然有嘩眾取寵、急功近利的嫌疑,但現在可不是害臊的時候
做過數份兼職,夏茯深知面試時給人突出印象的作用。她當初就是這么忽悠方景澄,跨專業拿到代筆機會,賺下電腦錢的。
所謂自由研討類似于研究室每
周組會,
大家輪流發言,
歸納總結最近的實驗進展或者分析優秀論文,再由導師給出下一步建議。
最近主題剛好圍繞最近的數模大賽,夏茯驚喜地發現他們的一些思考,自己居然能插上話。
至于分享進展,她有昨天下午從論壇里扒來的項目代碼,藍星集團的數據,還有周鴻霞組內的論文。一張嘴、一頁仿真圖、幾列公式、百來行代碼,竟然真讓夏茯有模有樣講了起來。
條件有限,又有其他精英對比,老實說夏茯的匯報算不上亮眼。
女孩的表達形式十分單一,只會用“第一、第二、最后”這樣簡單的銜接詞,嚴重缺乏肢體語言,語氣缺乏起伏,研究也沒有特別創新的見解。
但貴在條理性,她好像把別人的成果嚼碎吃透了,再朝著自己的目標重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教給眼前的人,把知識的功能性發揮到了極致。
她蒼白的面孔因為緊張泛起一層薄紅,一口氣說話太多會開始結巴,鼻尖還掛著晶瑩的汗珠,但那雙黑曜石般的眼眸始終因為投入,閃耀著動人的光彩。
不僅把自己的論文看進去了,還以最快速度用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