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姐想起趙蕓蕓說葛叔葛嬸那里有一個信筒,可以每天給信筒里面寫信,就也寫了一封信,連帶著原木一起,問遲骍禾有沒有什么別的需要的東西,比如把原木做成木板。
她總想著能為救了自己的恩公多做些東西,卻又擔心對方并不需要。
比如此時此刻,黎姐心里就有種預感覺得,滿天星并不是真的想要他們遭罪,而是變相為他們指條明路罷了。
不過嘴上,她卻一直和其他人都說滿天星這是生氣了,他們必須要多努力一些才行。她一向是大家中主意最多的,因此就算有人有了同樣的想法,也沒有繼續探究下去。
因為那個神啊,似乎并不想讓大家發現他是這樣的心軟。
遲骍禾看到黎姐寫的信時眼前一亮,能把對方接納進空間真是他做過正確的選擇里排名前五的。
他當然希望可以加工木頭,只是能如何達成這個愿望呢
按照遲骍禾的想法,如果要制造鋸子最簡單的肯定是用古法二人抬,但是鋸條的材質就讓人頭大了。
他手上是有一些從各種家具上面拆下來的鐵片和鋼片,如果可以用這些鐵片做成鋸子那效果應該還是會不錯的,而且它們足夠薄,精細程度說不定也還能看。就算是比不上現代工藝,也比完全沒加工過的強。
可關鍵是,這些鐵片不能給黎姐他們啊
還是那個道理,它們甚至一看就知道不是邊角廢料,而是從家具上拆下來的。
也是因為知道這個難度系數,所以遲骍禾愈發好奇工廠幫能有什么好方法。
他寫了一封信回去,并沒有表露出自己的情緒,只說讓他們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急于求成。
話雖然沒明說,可也是默認。
工廠幫立刻繼續忙碌了起來,他們分了一半的人去繼續做日常的農忙工作,剩下的一半人則是翻出來了遲骍禾之前給他們準備的海綿鐵。
這
些海綿鐵不成形狀,遲骍禾拿它也沒什么辦法,但是工廠幫卻想到了要如何利用。
遲骍禾之前一直想的是鐵直接融化成了鐵水該怎么辦,但是從來沒有想過其實不需要是鐵水的狀態,就可以通過錘煉的方式對鐵進行加工。
只要加熱鐵的前半部分,只對著加熱了的地方進行加工,就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既然如此,那需要考慮的問題就可以稍微減少一些了。在剩余的麻煩之中首當其沖的就是要解決燙手所以不好操作這個點。
導熱性比較差的常見材料里就有木頭,所以黎姐第一個想到了要拿木頭做一個支架,當然只能是支撐著不加熱的那一段,否則木頭就會燒著。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鐵的導熱性極好,哪怕是保持了距離,傳到木頭上的溫度依舊很高。
為了能夠保證木頭不會在鐵的導熱性下出現問題,工廠幫的人想出了一個騷辦法。他們在地上挖了一條長長的坑,把海綿鐵放了進去,然后拿著木棍用明火將他們焊接在了一起。
等鐵的溫度降下來了,他們就把它一起抬起來,一邊放在幾個木頭樁子上,另一邊則是放在一個用另一塊鐵做的大臺子上。
在古代,很多打鐵用的砧子本身也是鐵做的,只不過它的效果肯定沒有用其他材質做的好,而且會在擊打下變形。
所以,工廠幫又用泥土做了一個臺子,泥土在高溫下會變硬,只是會脆,容易壞,不一定能扛得住錘煉。
因此,工廠幫還準備了一塊大鐵。所謂鐵百煉成鋼,只要捶的次數夠多,鐵的硬度就會上升,就會成為鋼。這個鋼就能扛得住錘煉了。
這塊大鐵算是工廠幫從煉鐵這個角度出發最后的底牌,畢竟只要能把鐵燒熱,這個鋼臺的形狀又沒什么太大的要求,只要砸了足夠多下,技術上來了,想要稍微平整些也不會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