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燕綏勺子的攪拌,麥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謝謝善人”這么多的一碗,窮苦人家勒緊腰帶,吃完能節省兩天的糧食了。
排隊的人不停咽口水,一骨瘦如柴的老嫗拿到自己的粥后就迫不及待地吞咽下去,甚至用手抓底下的飯,將其吃得一干二凈,免得被人爭搶了去。即使麥殼磨得喉嚨生疼,也不舍得咳出來。
看得燕綏良心一痛,她還在嫌棄飯不好吃的時候,大多數人連飯都吃不上。
這時候五谷“稻、稷、麥、豆、麻”也是分貴賤的,貴人對稻米情有獨鐘,麥為賤。因為缺乏脫殼的道具,小麥都是連同殼、皮、麥麩一起煮,成為貴族們嗤之以鼻的賤食。這東西口感很差,但卻非常飽腹。
這也是燕綏一種篩選的手段,能吃飽飯的人自然不會貪圖一碗難吃的麥粥,施粥才能到最需要的人手里。
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對善意感恩戴德,有的饑民甚至會仇視能吃飽飯的所有人,恨不得毀滅這世上的一切。
好在大部分人還是感恩的,系統提示好感度不斷上漲。小孩子的善意是最明顯的,數字就在燕綏面前跳躍著,有的小孩因為一碗粥就能有100好感。
望著一雙雙饑餓,期盼,仇恨的眼睛,燕綏心里沒有絲毫的輕松。
她啟程的時候心情還很輕松,想著收獲一路的好感度,增強莊子的知名度,日后也能受到百姓的愛戴和支持。但看到這么多人間疾苦后,系統連續不斷提示的積分上漲都沒法讓她開心起來。
燕綏握緊的拳頭,暗暗發誓等她手里的權力再多一些,就能將城里地主和官僚腐爛堆積的糧食拿出來賑災。
她的動作很快,一個時辰后就要起身前往下一個村鎮,這樣才能在天黑之前抵達陽城縣城。否則帶著這么多糧食在野外過夜,就算是有這么多護衛也不安全。如今百姓困頓不堪,借著黑暗的掩飾、甚至會不顧一切地襲擊官府,搶奪口糧。
車隊啟程,典韋卻一臉為難地駕馬上前,貼著馬車的車廂恭謹稟報“啟稟莊主,有人在后面跟著。”
燕綏一下子警惕起來“多少人,可有武器”
“回稟莊主,不是有武器的人,是我沒說清楚。”典韋不好意思地解釋道“是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和幾個少年,想求莊主收留。一邊跑一邊追,剛才摔得很慘,卻還是一直綴在后面。”
出身貧賤的典韋很能理解他們的想法貴人親自至此窮鄉僻壤,而不是讓手下奴仆來做,肯定是善待下人的,能跟著他做事是莫大的福氣。
而且自家莊主本來就不是普通人,通身氣度不凡,自然引人追隨。他瞅著這幾個人面善,心又誠,便忍不住和莊主求情。
燕綏想了想,這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便道“你騎馬回去看看,若是沒因為追不上怨天尤人,就將人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