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喜的是,不出三日,四匹絲綢都賣掉了,扣除20的系統交易手續費,直接入賬16000積分,系統余額97210,終于又回落到了10萬以下。
相比起來,絲綢的拍賣要比上次賣玉玨快得多。
可惜交易人的信息是保密的,完全看不到位面和名字。
燕綏托腮,若有所思“果然其他位面是有人喜歡這種東西的,下次得弄點蜀錦試試。”蜀錦花色繁雜,工藝獨特,多彩提花絲織是現代機器織不出來的精美,到時候直接標價10000,說不定就找到了發財致富的新思路。
不過陽城的坊市是沒有蜀錦的,她便交代典韋注意往來的行商是否要做蜀錦的生意,可以用香料和細鹽來交換。
既然收了禮物,便要回禮。燕綏心疼糧食和布匹,便讓人回了胡椒粉,說是和西域商人高價采買的。在這個年代,香料絕對是貴重物品了,出手一點都不寒磣。而且系統中一袋半斤的胡椒粉只要2000積分,來歷也好解釋。
翌日,燕綏騎馬去了縣衙。暫時沒有上司拘束的她不至于天天點卯,但得經常在縣里露面,處理一些匯總至她處的雜務,以及為百姓主持公道。
一如既往,進入縣城后,陽城百姓熱情地簇擁過來,恭謹地行禮,有的百姓甚至虔誠跪下,稱贊燕綏為“活神仙”。
“快快請起,不必行此大禮。”燕綏下馬,親切地將人扶起。
一老叟卻執意磕頭“縣丞的大恩大德小老兒沒齒難忘啊,要不是您的神藥救了俺的孫子,小老兒一家都活不下去了。”
燕綏溫和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是綏該做的,鄉親們不必這般客氣。”
但周遭百姓道謝依舊絡繹不絕,燕綏只得扶起幾人后快步進入縣衙。
一進入縣衙,幾個抱著文書的小吏就用又敬又懼的眼神看著她,忙不迭拱手行了禮。
燕綏客氣還了禮“衙門中這幾日可還安好”
眾人笑著回道“沒什么事情發生,您莫要擔心。”
燕綏的視線在眾人身上逐一掃過,方才一笑“徐縣尉呢”
立即有人回道“縣尉昨日帶人鄉下巡視了。”
“哦,”燕綏輕輕淺淺點了點頭,腳步不停。但一回到辦事廳,立即就交代下屬“去盯著徐縣尉和小趙,小趙多半是投靠了他。”
不然,徐縣尉的一舉一動應當由小趙匯報給她的。
刀疤臉疑惑道“這小趙家眷還都在咱田莊,不會不老實吧”
“有的人天生就親緣淡薄,”燕綏擺擺手“讓衙門的兄弟們注意著點,不要以為他們家眷在田莊就是自己人了。”
雖然陽城已是囊中之物,這幾日燕綏卻不見得有多歡喜。
郭嘉敏感地察覺了出來“莊主似乎有心事,自從典韋去兗州辦差就悶悶不樂,不如說出來讓我等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