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里有長長的桌子和蒲團,供人坐著用飯。兩人相對坐了,左右都是打著赤膊的大漢,身后則是一對豆蔻年華的少女,都吃得津津有味。
眾人穿著在田莊兌換的亞麻褲子,不怕露出不雅之處,大多數不跪坐,直接盤腿或者伸腿坐了。對于士子豪族,不管多冷的天,他們只是多穿幾層衣服。
漢代絕大多數的內衣,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于腰間,如果不用外袍掩住,就容易走光,坐下的時候也得跪坐,否則不雅觀。
而地里干活的農人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來,買起不袍子也舍不得穿,他們穿上衣下裳習慣了,對莊主命人制出來的現代衣褲接受度非常高。
而燕綏有時候也自己穿上衣下褲,更輕便和涼快,帶動莊子麻衣風潮更盛。除了外出辦事,管事們也都更喜歡穿細麻衣。
外袍有一件體面的就夠了,莊主經常說錢要用在刀刃上,莊子不興奢靡之風。何況燕綏有心遏制貧富差距,他們的工錢自然不足以隨心所欲買絲綢。
若是村民踏實苦干,家里有兩三個青壯勞力,一家得到的工分比小管事還要多哩。
見兩人坐下,大漢抱之一笑“典護衛帶新人來啦”
典韋忙道“是莊主新請來的陳先生。”
大漢們連忙抱拳道“怪不得氣質不俗,見過先生。”
“客氣了,日后還請多多諸位關照。”陳宮連忙回禮,他心下納罕莊子男女老少似乎十分守禮,食堂打飯不見任何推搡和爭執,能做到這樣的地步,莊主燕綏著實不同凡響。
用過飯,想到陳宮帶的行禮不多,只要一個包袱而已,典韋便建議他直接買成品衣服。
“咱現在布坊都有成衣,按照莊主大、中、小三個尺碼裁剪的,先生穿中號應該正合身,可以試試看。”
“哦,我見莊中多穿上衣下褲,又透氣又輕便,樣式男女老少一模一樣,莫非就是布坊的成衣”
款式都是最簡單的,只是布料區分了粗麻和細麻,顏色分了褐色、霧灰、黛藍、赤色和米黃。
典韋笑道“正是,布坊里也有各色的夏制衣袍,免得先生們穿不慣。”
漢代衣袍才是正式的服裝,上衣下褲走
在街上會讓人覺得“不雅”,只有窮苦人家才會這么穿。而用獸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在漢代有個稱呼,叫做“短褐”,讀書人是碰都不碰的。
陳宮覺得挺新奇,莊子里一切欣欣向榮,百姓衣食住行似乎都不用愁,連在田地里辛苦苦工作的佃農面上都不帶愁苦,一路上多聽多看,越發覺得贊嘆。
水墨黛的作品我在三國經營田莊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到了行政樓,郭嘉笑道“公臺來得正好。”
為了讓陳宮和戲志才盡快分擔工作,郭嘉把一堆的會議文件找出來,讓他們先熟悉莊子的風格。
在行政樓的會議室,荀彧、郭嘉、戲志才和陳宮互通姓名,正式認識了一番。
甫一坐下,陳宮就聞到了一股幽幽的清香。細尋來源,竟源自于長相俊美、舉止文雅的荀彧身上。
他心下了然,此時世家貴族中流行熏香,即把衣物放在燃燒香料的爐子上熏烤,這樣揮袖間香氣縈回、有仙人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