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綏有心改變一段吃人的歷史若能震懾、收服和教化胡人,不讓魏晉時期五胡亂華的悲劇重演就好了。
歷史上胡人對中原漢人的統治令人發指,野蠻未開化的他們甚至把漢人視作“兩腳羊”,直接當成軍糧食用,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硝石、硫磺、木炭。”戲志才翻來覆去地想著莊主提到的三物“硫磺性溫、味酸,外用解毒殺蟲療瘡,亦有醫匠用于內服,豫州就有硫磺礦,得之不難。木炭田莊可自行燒制,只是這硝石不知去何處采買啊。”
燕綏指出“最好的當屬硝石礦。”硝石是個好東西,夏天還能制冰,東漢末年冰塊可是十分奢侈的東西。不僅如此,硝石還能作為無氯氮鉀肥用于馬鈴薯和花生耕種。畢竟除非深耕和廣施肥,新開墾的荒地不能立即種麥,得先種些其他作物養養地力。
然而這一時半會的,不一定能尋到硝石礦。見戲志才露出迷茫之色,燕綏想了想說“這個一時半會也沒有什么線索,我們可以弄些土硝暫時用一下,回頭張貼榜單讓百姓消息吧。”
土硝也不好收集,但可以自行培養。高中文理分班她是理科生,對學名為硝酸鉀kno3的硝石還有些印象。因為化學老師講的土硝培育方法讓全班同學當天中午有些吃不下飯,時至今日,她倒是還記得一些。
戲志才摩挲著下巴陷入了思考“聽說鹽堿地能產土硝,在豬圈、牛棚、雞窩里也有土硝的影子。”
燕綏應道“可以先令孩子們去收集硝土,我們再人工培育一波。”
戲志才有些驚喜“此物竟能培育而成”
“就是培育法有些”燕綏想找一個合適的詞形容,最后也沒尋到,只得說“有點苦。”
把制過土硝的碎磚塊和泥土等按10:1的比例與糞便混合,堆在陰干通風的平地上,厚約一到兩尺,再在混合物上搭蓋草棚,堆放二十天左右就能出硝了。
聽完燕綏的描述,戲志才混不在意道“這個不算什么,明日我讓佃農去弄。”農家積肥可不比這好聞多少,眾人都習慣了,而且這也不是挖礦井、掘隧道之類的危險工作。
燕綏頷首,心下微微嘆了口氣。
其實佃農的日子不比普通的奴仆好多少,田莊里的自耕農很少,大部分都是為莊主服無限期勞役和兵役的佃農,祖祖輩輩都拘束在一方土地上。
燕綏自身處在高風險的創業階段,只能從衣食住方面提高對佃農和奴仆的待遇,其他多余的善心比如鼓勵他們追求自由和理想是給不起的。
饒是如此,能夠吃飽穿暖,讓子孫后代讀書,自己若是有上進心也能去跟著識字,已經讓莊子里的佃農和奴仆們感恩戴德了。
趙大郎就是莊子奴仆,因為心靈手巧,被調到了印刷工坊,專門負責刻陽文。今天晚上他又是三下五除二就著咸菜吃完了干餅,就忙不迭地回坊間門埋頭苦干了。
累了一天,幾個人都在收拾東西回去
睡覺,見狀忍不住問“大郎忙了一天怎么還不回去休息”
“俺得多賣力氣,干得活越多,就越有希望評優。”莊主大方,每個月評上優秀能獎勵二十張糧票。足夠趙大郎給閨女買上鉛筆、紙還有紅頭繩。
莊主說了,日后不論男女老少,讀書習字才能當管事哩,要是大字不識一個,容易讓行商給誆騙了去,平白讓莊子損失錢財。若這樣的事情多了,莊子早晚要沒落,大家都得流離失所。趙大郎當然要閨女卯足了氣力學習,日后能做個小管事,就不用辛苦做工和下田了。
眾人打趣道“你已經是名列前茅啦,這個月都最后幾天了,就算有人夜以繼日干活也超不過你去,盡管放心。”
“不干活我心里不踏實,你們先回去吧。”趙大郎是個實誠人,覺得不能白拿那么多糧票,能給莊主多干點活是一點。
眾人也累了一天,笑著說“那我們先走了,下個月一定不落了你后頭”
只剩下一人沒走,正在用布巾仔細擦拭身上的汗珠,整飭衣裳。
趙大郎停下來活動手腕的時候忍不住問他“今天也要去夜校么”
刺探田莊被許褚抓起來,如今洗心革面,不再仗劍天下的男子微微點頭“正是。”
“你快去吧,別誤了夫子講課。”趙大郎對肯下功夫讀書的人最為欽佩,他自己一看到字就頭疼“地上的東西放著我來收拾就行。”
男子把自己弄干凈了,立即就帶著紙筆去了小甜村的夜校。因為自身還在官府通緝上,他如今化名為徐庶,白日做工,晚上便去夜校刻苦學習。
云夢田莊有一點特別好,莊主燕綏信奉有教無類,不論是什么人都可以到夜校求學。在田莊住了這段時日,對莊主的誤會盡數散去的徐庶頗有種歪打正著的感覺。心下暗嘆,來這真是來對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