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行政樓,燕綏辦公室里已堆積了一些事務,都整整齊齊擺在桌案上。郭嘉又從自己辦公室和會議室拿了一些文件過來,分為兩堆放在她的面前
“左邊是待辦,右邊是需要莊主簽字備案的已辦。”
燕綏一邊翻看,一邊飛速處理,甚至還嫻熟地從系統里兌換了精確稱量的小銅稱、帶刻度的實驗玻璃杯、高精度游標卡尺以及卷尺,讓郭嘉派人給戲志才送去。
“方才忘記了,科學度量得配有相應的器皿。”火藥坊的稱量器皿不夠精細,雖然有稱、尺和杯,卻沒這般精細,燕綏便直接給出了最標準的模板工具。
現在積分充足,可以把各項標準提升起來。
“這些器皿制起來不難,木工坊那邊都能做。”郭嘉讓書童泡了一壺綠茶,抱著熱氣騰騰的茶杯坐在一旁,一邊看文書一邊回答莊主不時的提問。
“咦”燕綏翻看了一下涵蓋陽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待辦工作,驚訝道“居然有人答完了全部的醫學測試題”
郭嘉湊過來看,這名字倒是個不相熟的,奇道“自從這十道題發布以來,且不論對錯,還是第一次見人書寫完整。”難怪會被管事單獨匯報上來,而不是給予幾張藥方或開出工錢把人留在縣衙。
“這人不但經驗豐富,寫得還非常條理,擅長總結。”燕綏一目十行地看完,看到落款時,驚訝地睜大了眼睛,拍案而起“管事何在”
是華佗啊中華上下五千年數一數二的神醫
她迫不及待叫來人“華佗身在何處”
管事連忙回答道“應該還在莊中沒有走遠,莊主可要傳他過來”
燕綏一驚“莊中”
管事解釋道“回稟莊主,先前趙風郎君來時,為其看病的就是這位。今日奉莊主命令,鄙人便又請他來復診。”
燕綏長嘆“怪不得,是我這些日子忽略了這些事務,差點就錯過了。”
今天那老先生氣色看起來那么好,學識也很淵博,原來是有鶴發童顏之稱的華佗,方才沒通姓名真是失策。
緊急的事情,都會有相應的管事和幕僚匯報給她。但近日招待趙云、勸降田豐、準備出征、拉攏大戶、開拍賣會等事宜接連不斷,燕綏忙碌的事情一樁接一樁,非要務都擱在一旁了。
郭嘉挑眉“那去把人請來”
燕綏立即應道“嗯,把人請來會議室,就說測試通過了。”幸虧沒錯過,不然華佗云游四方,一旦離開真是難以尋覓了。
郭嘉猜測華佗也在燕綏的名單之上,唇角微勾“或許,這就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燕綏也不否認,反正自己平時的動作逃不開郭嘉和荀彧等頂級謀士的慧眼“差點就對面相逢難相識了。”
她火速抽了一張紙出來,把紙筆塞給郭嘉,眉眼彎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來,我們先用一傷寒方把華佗鎮住,這
可是世間難得一見的神醫,不能放走啊。”
郭嘉瞟了一眼華佗所書“夫傷寒始得一日在皮,當摩膏火炙之即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膚,可根據法針,服解肌散發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至三日在肌,復一發汗即愈。至四日在胸”
他對各類書都有涉獵,醫書也不例外。看完抖了抖紙張道“這華佗已經寫得十分詳細了,甚至嘔吐要用橘皮湯一劑都寫到了。”
所以,莊主要拿出來什么
“是,可見是個實戰經驗豐富又善于總結理論知識的。”不愧是有名的神醫。燕綏匆忙從系統中兌換了本草綱目和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成書于1500年后,集中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堪稱中國醫學的百科全書,附有1萬多個方子。
被后世一致奉為經典著作的傷寒雜病論成書于幾十年后,上面的藥方皆能尋到對應之物,更貼合東漢末年的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