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燕綏說的占有整個司隸州呂布還是有點自知之明,雖然不多。他覺得得先把洛陽及周邊收入囊中,其他以后再打,反正各路諸侯和黃巾賊的余孽,他沒一個怕的,并州狼騎和匈奴、烏丸、涼州騎兵都打過,自然不把中原軍放在眼里。
董卓見呂布沒堅持,也挺高興的要是呂布再立下大功,自己愈發壓制不住他了。而且現在群敵環伺,有義子守在身側他才有安全感。
華雄表態后,幾位武將同時跪下道“末將愿同往”
董卓看了李儒一眼,見他沒有反對,于是對華雄道“那我加封你為驍騎校尉,你等星夜帶兵五萬,前往酸棗迎敵。”
“諾”
李儒看向董卓,斟酌道“丞相,那豫州孔伷起兵一事兒”
呂布繼續自告奮勇,積極道“布愿往,那孔伷不過一浮夸之輩,只需五千人馬,攜手潁川太守燕綏,必能將其打得落花流水。”
眾人已經習慣呂布請戰了,都知道他憋得慌,什么時候呂布不請戰了那才叫奇怪呢。不過
大家看向董卓,李儒和賈詡看得最清楚,董卓怎么可能放任呂布單獨出去打仗,沒有義父這個名頭的壓制,呂布這樣驍勇善戰的人怕是如鳥入青天、魚入大海,再也拘束不住了。
果然,就聽董卓說“這何須我兒出馬潁川太守有報國之心,我明日就奏請陛下,封燕綏為豫州刺史,再由胡軫帶一萬人馬相助。”
李儒建議說“胡軫屯兵陽關即可,這樣就封鎖住了南部孫堅、袁術和孔伷的亂兵,也更機動,方便隨時出擊酸棗、河內的兩路亂賊啊。”
各路諸侯討伐董卓是兵分了路,主力在酸棗聯軍,一路主力在北上的孫堅和光喊口號沒有多少兵力的袁術。北路則是以河內太守王匡和上黨太守張揚為主。
董卓看了一眼李儒,立即明白了其隱晦的提醒正準備遷都長安呢,何必把兵力派出去深入。
李儒只要有人能阻攔南路諸侯一二,讓他們有足夠時間遷都長安即可,燕綏算是送上來的最合適人選。
當然,也得有人監督燕綏好好干活“明公可派遣督軍至豫州,和燕綏同行。”
“嗯,我看這燕綏是擅長打仗的,又很可靠,派一千人馬和他去豫州罷。”董卓道“陳群、鐘繇等名士都表奏了他能力出色、還對大漢忠心耿耿。”
其中,陳群出身漢末至魏晉時期的望族“潁川陳氏”,他的父親陳紀和叔父陳諶,于當世皆
負盛名,是董卓拉攏的對象,不過兩人皆托年老體弱沒有來京城就職。所以在燕綏表奏推薦陳群為潁川郡從事時,李儒特地和董卓匯報了。
一千人,董卓覺得監督燕綏夠了。
華雄稟報道“末將弟弟曾在潁川郡為督郵,開春才調回京城,他時常夸贊潁川太守深明大義,亦十分推崇丞相,感恩丞相的知遇之恩。”
他們家收了燕綏的重禮,自然樂于為對方說好話。更重要的是,看董卓欣賞燕綏,華雄便想順著董卓的話頭把燕綏夸贊一番,錦上添花嘛,也和燕綏結交個善緣。
“知遇之恩”董卓毫無印象,于是看向李儒。
李儒笑道“這潁川太守是從您來到京城后才出仕的,成為太守更多虧了您的賞識啊。眼下正是他報效丞相,抵御孔伷和孫堅等亂賊之時。”
“好”董卓樂道“爾等退下吧,把他給我叫進來。”
孔伷不足為懼,孫堅卻是董卓的心腹大患。
燕綏再次往會客室走去,正遇上華雄和賈詡等人告退。相互見禮后,他們擦肩而過。
燕綏如有所感,回過頭去,正對上賈詡審視的眼光。她微微一怔,卻見賈詡微笑著拱了拱手,頭也不回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