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紀尚小,尚未喜怒不形于色,燕綏能看到他頭頂金色的好感度數字活潑地跳躍著,心下高興果然要從娃娃臉抓起,謀士忠心度更高啊
龐統也單刀直入道“統聽說了使君的賢名,亦聽說您唯才是舉,即使年幼,只要能將特來投奔。”
燕綏溫和問“你平時喜歡讀什么書”
龐統回答道“小時候讀過詩經尚書禮記國語,最近幾年在讀左傳、孫子史記和漢書。”
燕綏暗道你的小時候和我的小時候可真不一樣
她輕咳一聲“奉孝。”示意郭嘉考校一下龐統的學問,看看分配到哪個部門,由誰帶更合適。
回頭一看,卻見郭嘉已優哉游哉品香茗了。畢竟偏廳的茶葉是莊主額外準備的,不占用他們平時的限額。
燕綏
郭嘉放下茶杯,若無其事問道“尚書云刑疑付輕,賞疑從眾,忠厚之至,足下覺得如何”
龐統不假思索道“天下的惡行不計其數,罪惡是罰不完的。然而若不以儆效尤,讓壞人有可乘之機,不但會造成更大的禍害,連累到更多的人,也會讓更多人作案的人心懷僥幸。因此即使天下的罪惡不能都用刀鋸來制裁,也當刑疑從度,依照律法威懾宵小。”
燕綏忍不住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壞人總有落網的一天,而好人一被冤枉,他的一輩子,甚至良人、父母和子女的一生可能都被毀了。”
龐統反問“公豈不聞亂世用重典”
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古代的刑罰還是讓燕綏覺得有很深的負擔。要知道,漢代的刑法與秦朝相似,有棄市、腰斬、具五刑、夷三族等。
“父親犯法,稚子何辜”燕綏問“且疑罪從有,屈打成招之輩必會增多。”
龐統泰然自若道“如此才能震懾宵小,讓坊市間門如軍隊一樣紀律嚴明。”
沉吟片刻后,燕綏來了靈感,自己問龐統
“同刺史一起治理州郡的是士大夫,你從荊州過來,應當看到士風不正,枉費他們學了孔孟之道,如今卻為宗賊,若你他日為官,當如何處置”
“治平者先仁義,治亂者先權謀。”龐統略一思忖,回答道
“鄙人從荊州一路過來,見宗賊首領多貪暴,其必為下屬所憂。公他日若入主荊州,可用鐵騎急襲,將大大小小宗賊首領的腦袋掛在城墻上,以儆效尤,再安撫其眾,荊州秩序恢復指日可待矣。”
郭嘉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笑道“恭喜莊主,得一賢才。”
“我們一般用老人帶新人的方式,讓新人度過一開始的六個月試用期。”燕綏也很滿意,且比起他人來,龐統更好培養,身后也沒有家族勢力的摻和,和他商量道
“你依次跟著奉孝、志才、公臺三人學習兩個月,之后再定崗位,如何”
龐統喜道“謹遵使君安排。”
燕綏關切問“你一個人在荊州,怕是難以照顧自己,你可有好友或者家人,讓管事們接他們過來陪伴”畢竟再聰慧,今年也才十一歲啊
孤獨一個人在外打拼,燕綏怕他心理出問題。
龐統坦然說“去歲家翁因風寒去世,母親改嫁,如今家里只有我一人。”他變賣了家里的田地給同村,才湊夠了路費來到潁川陽翟。
燕綏有些心疼地摸了摸他的小腦袋,邀請道“既如此,不如你就住在太守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