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uo可是孫堅來勢洶洶,手底下都是些悍兵,不是我郡未曾上過戰場的兵卒們能對付得了的。”
見下屬們爭論,忌憚孫堅勢力的張咨也是猶豫不決。
這時孫堅的主簿道“孫堅一不是我們南陽郡的長官,二則我們郡向來奉命行事,我們又未接到朝廷的命令,不糧草乃是理所當然。若是孫堅以此攻擊我們,必然會被天下恥笑、被朝廷責罰,您不用擔心。”
張咨想想也是,若是發了糧草,一是擔心孫堅貪心,二則自己在下屬面前也沒有面子,于是發公文拒絕了孫堅。
張仲景和黃忠作為郡府的屬官,也聽說了此事。
當晚,他們就收到了一封信件,讓他們當心孫堅刺殺張咨。
兩人半信半疑,但都將信件呈遞了上去。張咨的主簿看到信件后,正打算向張咨匯報。翌日,南陽郡卻收到了孫堅送來的厚禮,有金銀珠寶,還有上好酒肉。
主簿一看孫堅示好,就將這沒有署名的警戒信給放到了一邊,恭喜張咨“使君,果然不搭理孫堅是對了,他這下知道禮節了。”
“既然客人上門,就該好好招待。”張咨道“給他點糧草,倒是也無妨。”
中午的時候孫堅本人親至,張咨就設宴招待了他。孫堅十分健談,一路談北伐的艱辛,還解釋了自己殺荊州刺史純屬誤會。
“武陵太守曹寅給我傳了假命令,都怪我當時愚鈍,誤以為真,就率部襲擊了刺史。”說到這里孫堅潸然淚下,一副悔不當初的模樣“我只是想抓了他押送回京,讓朝廷處置,誰料到使君居然想不開吞金了”
張咨見他感情真摯,便沒有多想。
翌日,身為名士的張咨出于禮節的考量,也打算帶禮物去拜訪孫堅。主簿為防意外,懇求張咨帶上五百親兵。
孫堅還是很熱情,親自到兵營外迎接張咨。
推杯換盞之際,長沙郡主簿突然掀開簾子,走進來對孫堅說“我軍來到南陽郡,南陽郡卻不為我們準備物資,可見心向國賊董卓,請將他的同黨抓起來問話。”
“說得很有道理,這樣的亂臣賊子留著何用”在張咨的一臉驚恐中,孫堅的兵卒將他們團團圍住。
“不好快救府君”留在帳外的黃忠見孫堅的兵士持著武器上前,預感不妙,連忙沖進帳子,要救人。
然而這時候孫堅提著張咨的頭走了出來,徑直將人頭扔在地上,對南陽郡的兵卒們說“將他的腦袋帶回去,告訴南陽的官員們,以后我想借多少糧就得給多少,少了一兩,這就是他們的下場”
被弓箭手們對著,南陽郡的兵卒們已經沒有了反抗之力。這時沒有人敢去撿人頭,黃忠把手中的長刀往地上一插,大步流星地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