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卻立即變了臉色“兒女結親之事,莊主還是不要妄言的好。”
燕綏
這話從你嘴里說出來就離譜,明明是荀文若的風格啊。
“董卓被我騙得團團轉,卻還能腫著臉派使者來議親,正說明他遷都時間遠遠不足,這不是驗證了我們的猜想么,怎么奉孝不見絲毫喜悅啊”
郭嘉淡淡道“正如莊主所說,都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有什么值得高興的呢”
燕綏不解好端端地,他生什么氣啊。
見郭嘉沒什么興致,她也不好繼續得意忘形,只得讓典韋和周泰趕緊將使者趕出去,禮物也盡數丟了回去。
然后派使者告訴孫堅,請他聯合出兵,孫堅卻拒絕了她。
“他什么時候這么聽袁紹的話了”難道孫堅和袁氏兄弟,命里就有糾纏不成。
“那只是一部分,大部分原因是他還在惱恨南陽一事兒。”
郭嘉不忘提醒燕綏,她和孫堅之間不但隔奪南陽郡之深仇大恨,還扣押了人家追隨多年的三位兄弟。
燕綏不以為然“局勢多變,哪有永遠的敵人”孫堅也是老將了,豈不明白這樣的道理再者他們之間,還沒到深仇大恨的地步。
郭嘉也贊同道“只要莊主攻破徐榮的防線,孫堅自然按捺不住。”
徐榮乃是董卓帳下的一員猛將,不容輕敵。但得益于冶煉廠源源不斷的生產,燕綏有了足足三千的重甲兵。
可不能小看這數量,畢竟東漢末年士兵的裝備大部分都很落后,黃巾軍連個鎧甲都沒有,普通的兵卒只有兩當鎧,也就是用背帶將前后身兩片鎧甲連接,掛在肩膀上,恰似現在的背心,防護力極為有限。
呂布旗下高順所統率陷陣營乃是當代的軍隊精銳,鎧甲和武器配備都是一流的,但也只有七百人。除了呂布的五百親衛,并州的兵卒照樣要用普通的筒袖鎧,可見精制鎧甲的珍貴性。
得益于冶煉技術的提高和大量投入煤炭,陽城已經打造了許多鎧甲和武器。
燕綏的重甲兵身穿改良過的明光鎧,明光鎧胸背鑲嵌兩塊凸起的橢圓防護板,磨光如鏡,耀眼生輝,鎧甲下部如
裙,長度到膝蓋,兩袖呈桶形包圍上臂,較好地保護上臂,整體有很強的防御力。除此之外,燕綏還給他們配備了只露出眼睛的頭盔,護腕、護膝以及鐵靴。
重甲兵一手持長槍,一手拿鐵盾,可謂攻守兼備。
唯一缺少的,則是靈動性了。但這些可以由其他穿著盆領鎧、筒袖鎧、襦鎧以及用百煉鋼做成背心和護頸的“百鐵鎧”士兵來補足。
在冷兵器的東漢末年,鎧甲可是能夠左右戰爭的重要角色。
黃忠的軍隊、太史慈的部將燕綏一視同仁,也都發放了陽城冶煉的鎧甲,兵卒們歡喜地換上了,彼此用箭頭試探著戳刺,發現普通的弓箭根本傷害不到自己之后樂壞了
“以后可以放心大膽地沖了,建功立業都在等著我們呢”
和徐榮對戰時,士兵十分勇猛。徐榮下令放箭,最前面的鐵甲兵就排成一條橫線,把高大的盾牌擋在前面,擋下了大量的箭矢。
在第一波箭雨之后,兵卒們隨著鼓聲的指示繼續往前沖,直到第一波箭雨,再次停下立起盾牌。
徐榮一看這情形不對,明明箭如雨下,怎么就沒多少倒下的人。他立馬讓人停下,派西涼騎兵上陣。
郭嘉早就用望遠鏡看到的對方的動向,不待騎兵出營,就立即命令旗官改變旗幟,調換隊形。
等西涼騎兵聲勢浩蕩地沖來,鉤鐮隊從兩側沖出,個個身穿防身重甲,舒出兩把撓鉤,專門拖翻馬腳。
前面的騎兵倒下,后面的騎兵被擋住道路,猝不及防下也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鉤鐮兵趁亂繼續下手,一時間西涼騎兵人仰馬翻,戰場上一片哀嚎。
郭嘉再次變換陣形,鉤鐮隊和專門負責補刀的后勤隊對付被西涼摔傷的騎兵,其余人繼續由重甲兵在前,向著董卓的軍營沖去。
見戰無不克的騎兵都落敗了,發出去的箭矢也沒用,徐榮的兵卒心生怯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