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綏可以,這很一針見血。
這也是郭嘉十分在意的一個點,若是詠賦來表達,跟風怨婦文學鼻祖屈原來一首是免不了的。事實上郭嘉也作了幾首,還
被龐統給看到了。
因為被主君冷落的臣子和被丈夫拋棄的妻子十分相似,不得志的臣子往往會寫怨婦詩賦,但這顯然和郭嘉的實際情況不符啊,明明深得使君寵幸,讓小龐統一臉莫名。
但因為欣賞郭嘉,小龐統還是跟風模仿了幾首,打算回去帶給法正和諸葛亮看看寫得如何。說不定,有希望發表在報紙上,讓所有人都看到自己大作呢。
“這”燕綏本能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試圖否認“天子身側有涼州的精銳,奉孝沒見當時的情形,實在是不能輕易突破。”
郭嘉雙手環胸,靜靜地看著燕綏。
對峙了一會兒,心虛的燕綏只得投降“所以我權衡了一下,是不是要犧牲大部分的將士搶來天子,發現成功概率太低后只能放棄了,沒有放手一搏。”
“我倒是覺得莊主從一開始就沒有迎回天子的打算,”郭嘉毫不客氣地戳穿道“否則,一開始您就不會拒絕我帶兵接應了。”
見燕綏啞口無言,郭嘉長長嘆了口氣,打起了感情牌
“同莊主相識這么多個日日夜夜,您是愈發沉著冷靜了。記得昔日山坡初見,莊主笑著從坡頂跳下來,同我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大道,天地廣闊、蜉蝣螞蟻,無有不談”
燕綏見郭嘉一臉失落,不忍道“我其實也是擔心奉孝左右為難啊,所以才私自拿了這個主意。”
因為奉孝提出了營救天子和帶兵接應,燕綏吃不準郭嘉對漢室的底線在哪里。她之前同賈詡通信,詢問了利己主義者、極端冷靜賈詡看法,愈發堅定了自己的判斷。
畢竟賈詡這個毒士在歷史上就徹底擾亂了漢室,在董卓死后慫恿涼州軍的將領們將長安劫掠一空、把持漢室、逼死想當周公的王允,自己卻得到善終。
“莊主本如鴻鵠在天,何苦給自己腳上綁上無數的絲線呢”
鎮守南陽郡后賈詡便一心一意地為燕綏出謀劃策,認為漢室傾頹,不值得扶上一把,還不如趁著漢室西遷,對中原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進一步下降時,趁機擴張。
他甚至舉了益州牧劉焉的例子。
看到劉焉這個人的名字,燕綏便確認了,果然賈詡可以共圖大事。
劉焉不臣之心,士人皆知。此人在兩年前,給還活著的漢靈帝出了一個餿主意,讓他改部分州的刺史為州牧,賦予更多的權力,讓信得過的漢室宗親擔任。
他本人更是向漢靈帝求為益州牧,封陽城侯。結果一入益州就派手下將益州和中原的交通盡數截斷,從此關上門過上了土皇帝的生活。
益州百姓只認劉焉,不識天子。
賈詡覺得燕綏才能遠勝劉焉,更別提其翻云覆雨的本領,稍微展示一下,百姓莫有不從。在士林中,有荀彧、陳群、鐘繇等十分有影響力世家大族被禮遇在先,未來不愁士族主動前來效忠。
燕綏讀懂了賈詡的暗示,其實荀彧、陳群、鐘繇等世家莫不效忠漢室,若是接回天子,在某些人的操縱下,漢室對他
們委以重任,這些忠心耿耿的漢臣會離開豫州。
而如果自己奉迎天子以令不臣,逾越的行為被漢臣們看在眼里,很容易被扣上亂臣賊子的帽子,行事處處受到掣肘。這也是歷史上,雖然謀臣沮授比曹操集團更早建議袁紹奉迎天子,袁紹卻拒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