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綏補充說“日后以陽城女校為表率,在豫州各地都設立學院,這樣女子也能接受同樣的教育,不至于渾渾噩噩一生。”
眾所周知,莊主雖出身道教,卻十分欣賞孔子有教無類之說,在云夢田莊就是廣泛地開展掃盲和教育。
所以聽到這種言論,郭嘉也沒多大驚訝,只是不解問“何必單獨設立女子學院”
燕綏解釋道“我是怕許多父母心中有顧忌,到了十三四歲就不想讓女孩繼續上學了。”
“那依照莊主所見,女子要讀書到什么時候”
燕綏心道,起碼得二十,心理才逐漸成熟,適合婚嫁。但這畢竟東漢末年,考慮到時代背景她說“十五六歲吧。”可不能更低了。
“這個年紀可是大姑娘了,若是在學堂里郎有情妾有意,說不定有丑聞出來。”郭嘉道“我知道的莊主憐憫女子年少生子不易,但可行度太低了。”
燕綏負手而立“那上學有補貼呢”
郭嘉微微搖頭“他們多半會想天下還有這么好的事情,莫不是要賣女兒供人享樂”
也就只有在云夢田莊及附近,燕綏推行的任何法令才會被毫不遲疑地執行下去。郭嘉沉吟了一下說
“豫州很大,除了陽城,莊主多有鞭長莫及之處,若有心懷不軌之徒欺上瞞下、以此牟利呢”
燕綏“那就不辦女校,還是男女混校可是若有早戀、女生懷孕等問題暴露出來,誰還敢送孩子來讀書呢”
古代沒有監控,這個根本沒法控制,密林一鉆,說不定孩子就有了
“不若男女滿了十四歲就分開做工,發放工錢。”郭嘉覺得核心還是在于習慣將女兒出嫁的習俗上,而且百姓都覺得女兒早嫁出去,家里就少一口人吃飯和納稅,能松快一些。
他出主意道“這樣他們的家長能收到工錢,肯定很滿意,不會一到年紀就迫不及待將女兒嫁出去。”
“啊”
“女子上午讀書,下午一起紡紗、刺繡、醫藥”郭嘉安排的明明白白“男子的下午則要到工坊,學習木工、冶煉、劍術等。”
行吧,和人科普早懷孕生子損傷根基遠不及用利益來讓他們遵守制定的規則。燕綏略一是思索便答應了下來“也該把種田安排進來,讓他們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
“莊主倒是這個不忙,若是一開始宣傳種地,豈不是打擊送孩子入學的積極性”
畢竟讀書可是個奢侈的東西,為的都是出人頭地。
郭嘉繼續道“而且十四歲也能看出來天賦來了,我們擇優錄取即可。這樣官宦之家,也不會避諱把自己孩子送進來。”
燕綏感慨道“一開始就優勝劣汰啊”
好像也有道理,畢竟這是資源匱乏的古代,沒天賦的人就算識字了也無法改變命運“行吧,那就把蔡文姬送到陽城做夫子,然后我們光明正大在陽城擴招女學生。
”
雖然道祖且難,但總得踏上去這一步。
郭嘉揚眉道“莊主對女子總是格外上心。”
“那可不,女子能頂半邊天呢。”燕綏感慨道“在男女平等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未來還要設女官呢。”
郭嘉順口道“那我先預備兩個才貌雙全的。”
燕綏不置可否呵,倒時候給你配兩個鐘無艷。
看來莊主沒有騙人,只是想利用蔡文姬的名聲和才華,郭嘉也就不揪著不放了,正兒八經地想著如何說動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