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標準太高了,”燕綏好笑說“咱不能用法正、諸葛亮、龐統他們的標準來要求人啊。”
好歹孫策在歷史上也是一代梟雄。
“我現在帶的已經是最差的一屆了。”郭嘉攤手。
郭嘉帶的這一屆有五個實習生,好歹也是學院的頂端人才,居然又成為了最差的一屆。也不知道時常經受夫子這種打擊的學生們心理還好嗎。
“人無完人啊,我看他們做事已經很細致了。”燕綏安撫說“等孫策面試時候再說吧,不行就讓典韋和周泰帶。”
郭嘉收拾了一下桌上的文書“這段時間就這些工作了,沒有別的大事發生。”
又從里面抽出一封信“文若的信。”
看信封上的分類就知道不是日常事務,在上面有個諫字。燕綏也沒什么好避諱的,直接當著郭嘉的面拆開“感覺是為了下一步作戰計劃的事情。”
“等過完這個年,春耕之后,荊州大定,就能毫無后顧之憂地出兵了。”郭嘉說“文若應該是為了這個來信。”
燕綏頓了一下“節奏會不會有些快”
“要看莊主出兵多少了。”郭嘉挑眉“以及,對象是誰。”
“文若建議揚州,”燕綏沉思了一下“文和之前和我建議的也是揚州、徐州兩地。”
郭嘉笑道“莊主心中已經有了計劃了吧。”
兩人對視了一眼,先攻徐州容易讓揚州警覺,而且徐州可以用更省力的法子拿下來。燕綏笑道“文若呈上了遠交近攻之策。”
“這個交字”
“是公孫瓚和韓馥。”燕綏道“韓馥那已經有文和在照料了,公孫瓚處文若可有什么主意”
“眼看著公孫瓚就要對劉虞動手了,與其籠絡公孫瓚旗下,不如提前結交劉虞的謀士。”
“何解”
“公孫瓚的心腹皆是武將,多年并肩作戰,這樣的人很難籠絡。”昔年公孫瓚集結數十名擅長馳射的士卒,都騎乘白馬,他們一直在邊境同外族人作戰,生死相照。現在公孫瓚的心腹,都是一開始跟著他的人。
郭嘉接著說“劉虞不是公孫瓚的對手,但他旗下有不少有才之士。公孫瓚不可能悉數殺了他們,不然短期內幽州就沒什么人治理了。”
燕綏隱約記得,劉虞死后,有不少人起兵反抗公孫瓚為他報仇來著。可惜劉虞本人實在是沒有軍事才華,有這些人才卻根本沒有派上用場,即將慘死在公孫瓚手下了。
“我派人去接觸這些人,勸他們在劉虞死后忍辱負重,同公孫瓚周旋,我們會幫忙給劉虞報仇。”
郭嘉以扇抵臉“這樣的交易,想來他們很難拒絕。”
畢竟光憑他們的勢力,根本無法和公孫瓚的鐵騎抗衡。
“你都這么說了,感覺劉虞時日無多啊。”燕綏嘆了口氣“那就這樣安排。”
她其實有些在意公孫瓚旗下的劉備,找了從青州傳回來的情報指給郭嘉看“公孫瓚的人在青州有些猛,這個劉備,奉孝覺得可以籠絡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