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行動起來倒是利索,這下周瑜也不必為難了。”戲志才細細地看了戰報“周忠、周異都是有才能的人,主公要啟用他們嗎”
郭嘉插了一句“他們昔日從朝堂上激流勇退,他們對出仕未必熱情,而且這樣的大族為子女計深遠,恐怕會擔心自己影響到后輩的晉升吧。”
“那就讓荀彧探探口風吧,”燕綏托著下巴,直白道“周家人是有才華,但不能網開一面,不然我們制度形同虛設。若是周忠和周異位居高官,周瑜的職位是一定要避嫌的。”
“主公,最近有一人在筆試中拔得頭籌,他的書法別具一格,您看是否及時召開面試”
“趕緊面,面完我和奉孝就啟程去荊州了。”燕綏頷首道。這次也是為了等到豫州戰報,得知他們站穩了腳跟后才放心出發。
“這人的名字叫什么”
戲志才答道“叫做胡昭,字孔明,也是潁川人。先前他前往冀州避難,在報紙上看到潁川文理學院招聘夫子,他便來了。”
“所以并非想出仕,那怎么不直接去應聘夫子”
“按照他所說,是想得到主公認可后再去教學。”
明白,是先刷一波簡歷啊。不過這個名字燕綏不熟,她讓戲志才將胡昭的卷子呈上。
“這個人我了解一二,”郭嘉道“他精通典史,工于書法,年少就有才名。不過一直被郡縣察舉他覺得很煩,就跑到冀州客居了。”
“很煩看來是個厭惡仕途生涯,醉心經史書法的。”說不定是個社恐患者,燕綏心中暗道。
郭嘉聳聳肩“我感覺他更想將自己書法印刷成冊,當夫子不但能通讀圖書館的館藏,還有這一心動選項。”
“可別說,這字寫得挺有風骨的。”燕綏道dquo那就見上一面,我們好好考察一番,明天也叫上蔡邕,他若是抽身不開,就讓蔡文姬過來。”
夫子里可不能混入敗類,她現在極為重視教育,所有的夫子選聘,都會親自考察一番才行。
“此番傷亡付出很小,卻能快速占據廬江郡,征南軍隊功不可沒,當論功行賞和撫恤傷亡戰士。”燕綏道
“讓人用馬車把受傷的兵卒們接回來,愿意在當地養傷、分得田地,日后舉家搬遷的則由諸葛玄登記造冊呈上來審批。死去的兵卒好生安葬,家屬撫恤金要到位。”
除此之外,她還給主將們準備了禮物大盒的鮮花餅,讓荀彧給眾人分一下。
胡昭今年三十歲,是個進退有度的中年人,他平時話不多,坐下后也很拘束,但談到經史子集就會侃侃而談,仿佛忘記了自己身在何處。
“這樣的人就很適合當老師啊。”燕綏贊許地點頭,將他點為第一名,還鼓勵他積極向報紙投稿。
“我們現在新成立了出版社,專門面向大眾出版圖書。”戲志才則和胡昭介紹潁川現在的出書制度“經過出版社審核的稿子,會大量印刷,并根據銷量發放稿費。”
“那若是不能通過審核呢”
戲志才笑道“也可以自費印刷,不過那樣收費就非常高昂了。”但可以貼補出版社。畢竟,想看著自己大作印刷成精美冊子的豪族大有人在,即使他們那賦寫得狗屁不通,也想印出來自娛自樂。還有的人是被出版社拒了后十萬分的不服氣,故意豪擲千金,印刷上百冊,自己讓仆從們拿去賣。
胡昭若有所思,顯然十分心動,他就是想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