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朗皺著眉說“雖然削減官員福利看上
去最為無害,但底層官吏薪水不高,福利是他們養活一大家子的重要部分。”
“比起容易引起矛盾的方案一,我更贊同方案二。”審配則道“豫州本就富庶,并且在主公治下蒸蒸日上。主公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效果已十分顯著,這時候給他們加賦稅,百姓完全可以承受啊。”
陳宮也贊同道“對百姓而言,加稅他們能夠忍受,算不得什么威脅。”
他們都在基層干了不少年頭,深刻的知道漢代的百姓素來能夠忍耐和吃苦。這百年來,破家蕩產,鬻兒賣女的百姓不計其數。但真揭竿造反的,只張角在宗教色彩加持下的“黃巾之亂”。
田豐說“那方案三提到的加鹽鐵價格會帶來利潤大增,這個反而是相對無害的了。”
“鹽鐵產品價格昂貴,終究還是轉嫁到百姓身上,給他們造成沉重的負擔。”當然,這個比起增加賦稅,引起的怨言更小一些。
“但主公重視農業和商業,推崇以德化民,素來以藏富于民、清靜不擾民為政策。”戲志才把征詢的眼神投向燕綏“而且天下未平,這些所有的政策都會降低我們豫州及下屬州郡的競爭力和聲望,反而影響未來發展啊。”
燕綏微微一笑,從容道“所以,我也不想采用上述方案。”
見其胸有成竹的樣子,眾人也不皺眉了,連忙問“那主公的意思是”
燕綏站起身來,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三個字“政府債。”
沒錯,她要發國債不過現在尚未立國和稱帝,準確來說這叫做地方政府債券。
“缺錢不難解決,先不用那些會造成社會矛盾的工具,我們只要發債、拆遷和拍地,就能解決燃眉之急。”
眾人一臉懵逼。
五個認真記會議紀要的兼職秘書,在寫下這些內容后也放下了筆,一臉茫然地看著燕綏。
“怪我,忘記給大家科普一些經濟調控手段和常識。”燕綏嘆了口氣,主要是在現代連掃地工和外賣員都知道這些基本的東西,她之前沒用到也就忘記了講。
一聽常識兩個字,大家心下了然,看來在蓬萊又是一些人盡皆知的東西。連記憶力好的郭嘉都從懷里掏出來了筆記本,畢竟蓬萊號稱領先他們上千年,兩個地方的商業發達和制造業發展程度完全不一樣,所謂的常識很可能對他們而言是千年才總結出來的精華。
“我先和大家說一下什么是國債、地方政府債和特殊用途債券。”燕綏一邊回憶,一邊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國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通過向天下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比如靈帝在位時,朝廷要發的債券便是國債。地方政府債,打個比方,比如我們豫州、荊州、揚州等地,用一州信用,以未來稅收增強購買人信心來發行的債券。至于特殊用途的債券,這個就多了去,其中很典型的,便是戰爭債券,專門用于彌補戰爭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