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綏才不上當,哼又跟我開玩笑是吧“奉孝不必擔心,他日我若為帝,后宮三十六個位置隨你挑選,絕對不讓你剩下。”
說完,也不給郭嘉繼續調笑的機會,徑直走了。
留下郭嘉像狡猾的狐貍一樣笑著,并迅速掏出小本本開始記錄“鐵證如山。”
燕綏雖然覺得有些別扭,經過這一遭后,先前的疏離感卻一掃而空。接下來的日子,兩人因為徐州大考選拔人才的事情又開始黏在一起。
沒有田豐、荀彧等關注燕綏形象、斥責郭嘉放浪形骸的老牌正經謀士在身旁,兩人再怎么黏一起也沒有人敢說什么。至于陳宮,忙忙碌碌的陳公臺才不多管閑事,他現在只發愁自己后移的發際線。
“少操心、多養生。”陳宮念叨著,安詳地躺在了床上“不管我們的鬼才和主公是不是斷袖之癖,都不是我這把老骨頭該操心的。”
唯一能做電燈泡的法正,正卯著一口氣勝過周瑜,天天和周瑜比拼。
所以燕綏和郭嘉貼貼和黏黏都沒有人管。有了捧場的人,而且最近有充裕的積分,燕綏每天都高高興興刷系統淘寶,和郭嘉鉆研現代之物在古代的應用。
郭嘉覺得大喇叭是最實用的東西,比張貼公告和敲鑼打鼓效率高太多了,而且這東西沒有人能造不出來,只會覺得是主公帶來的蓬萊神器,讓人又懼又敬。
除此之外,兌換的煙花也是個好東西。
古代沒有高樓的遮擋,燕綏在系統上采買的朝天大煙花,能讓一座城的人看到絢爛的煙花在深邃的夜空綻放。
燕綏還從系統里兌換了滑翔翼,不怕高不怕摔的典韋和周瑜都愛上了在高空中飛翔的感覺。
不用燕綏安排護衛們穿上滑翔翼,帶著宣傳橫幅在徐州上方飛來飛去,他倆
就主動請纓了。
很快,燕綏手下甚至會飛的消息流傳了整個徐州。
一座座城市都放煙花和使用大喇叭傳達官府新規后,燕綏的神君的形象深入人心。北方諸侯們想拉攏徐州豪族們生事兒,當地也沒人敢響應了。
緊接著,燕綏兌換了大量的玉米、紅薯、土豆等高產作物種子,以為徐州軍屯為先,準備在這塊富庶的土地上逐漸推廣。
陳登本就是司農出身,燕綏對他寄予厚望,特地謄寫了一本農田水利實務贈他,叮囑道“只要學以致用這本書,徐州自此無饑荒矣。”
陳登珍而重之地將書捧在心口“登必不負使君重望。”
與此同時,袁紹、公孫瓚等人在兗州和冀州邊界強攻燕綏,但不論投入多少兵力都被炮彈和箭矢擊退后,整個軍隊的士氣都很低落。誰都不想讓自己人白白犧牲,結果就是黑山軍被推出來當攻城的炮灰。
然而黑山軍也不傻,在源源不斷的送人頭后,他們就不顧長官命令開啟了逃跑模式。這年頭世道混亂、田地廢棄,能多活一點就是一天,這些人絲毫不顧忌后果,逃回后方后就燒殺搶掠百姓,反而造成了袁紹后方混亂。
幸而有沮授這樣的內政和軍事全能人才,很快就將混亂平息,雷厲風行地處理了逃兵們,還命人他們的尸首送去軍營前以儆效尤。
誠然,這暫時壓下了兵卒們逃跑的心思。但是面對高聳的城墻和死亡率極高、看不到希望的攻城,士兵們都絕望了。眼看強攻不行,袁紹采納謀士們的意見,先后使用了地道、水淹、火攻等計策,卻被瘦成的將士們一一化解。
即使他們趁著黑夜,冒著被圍困的風險,讓騎兵突襲沒有重將駐守的小縣城,也被當頭痛打,不得不在天亮前撤回,免得被包抄。
“我為漢室效忠二十余載,鮮少見年輕將才,怎么這燕賊占據中原短短幾年,就不知道從哪里招攬來這么多的能人異士”袁紹深夜輾轉反側,他怎么也不肯相信燕綏在民間的仙君道君形象。
“連自稱天公將軍的張角都被朝廷打得落花流水,這燕賊憑什么能堅持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