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駒很快被牽來。
黎箏詳細的從修剪馬蹄開始,將如何保養馬蹄,如何測量馬蹄尺寸制作馬蹄鐵,又要如何將其嵌入馬蹄之中一一說明。
在沒有馬蹄鐵之前,馬蹄十分易于受到損傷,如果經常經過陰濕水槽之地,馬蹄上的角質層更是容易脫落,如此一來,馬的使用周期就變得十分短暫,如果需要長途跋涉的不停趕路,就必須更換多匹成年馬。
所以馬蹄鐵的誕生,拯救了無數差點變成高度易耗品的馬匹,同時也降低了秦國行軍打仗的必要成本。
黎箏將所有注意事項全部說明完畢,又因為馬蹄鐵要根據馬蹄尺寸打造,即便她拿出了事先制作好的樣板,也還要在樣板之上進行修改。所以在等待這一系列的事情都完成之前,她打算先演示牛鼻環的佩戴方法。
眾所周知,牛是一種很犟的生物。
打著不走,牽著倒退。
所以辛勤的勞動人民發明了牛鼻環一物,只要在鼻尖穿上牛鼻環,再用繩子去拉牛鼻環之時,牽著牛耕作田地,牛就會順從很多。
命人尋來了幾頭小耕牛和幾件必不可少的道具,黎箏撩起袖子,準備指導著前來幫忙的侍從們大干一場。
她描述出前世見到過的農家漢老練的動作。
先找好些個人幫他抱住小牛,使小牛不能隨意亂動彈。
再到小牛的兩個鼻孔間一塊兒最薄的地方,用長釘一口氣打穿。
最后把鐵環裝好,就大功告成了
與此同時,馬蹄鐵那邊的工匠也呼喊著黎箏的名字,表示已經嵌入完畢了。
黎箏精神一振,整個人在不時發出驚嘆聲的人群中跑來跑去,來回查看馬蹄鐵和牛鼻環兩物。
心中是滿滿的成就感。
想想耕牛和馬匹在戰國時期的重要地位。
還真是多虧了秦始皇的一力支持,才能如此不受阻礙的實行這兩項在古人看來可說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也還好她之前早有準備,隨時等著機會將這兩樣利國利民的東西獻給嬴政,事先就做好了鐵環和馬蹄鐵,只需在準備好的樣板上加以修改尺寸和大小,就能立時使用了。
嬴政在內侍的攙扶下騎上馬匹,做第一個檢閱馬蹄鐵好用與否的人。
他騎著寶駒跑了兩圈,發覺馬蹄鐵的效用,果然如同黎箏所說的一般好使。
無論是鋪了鵝卵石的小徑,還是稍顯泥濘的水池邊,在有了馬蹄鐵之后,馬蹄的抓力和堅韌度都今非昔比。
一圈騎下來,嬴政越發的神采飛揚,心情愉悅。
黎箏上前,開口時特意瞥了眼瑟縮起來降低存在感的叔孫通“陛下,不知這馬蹄鐵可還得用。”
嬴政驟得寶物,正是喜不自勝的時候,當下就道“得用,自是得用”
翻身從馬背躍下,嬴政立時喊來丞相王綰,命其監督工匠盡可能的打造馬蹄鐵,將秦國的馬匹全都武裝到牙齒。
黎箏暗自勾唇,目光輕掃了叔孫通一眼。
事實勝于雄辯,叔孫通口中的暴虐不仁之物,是陛下進行全國推廣,恨不得武裝到每一處角落之物
黎箏又想起了馬鞍和腳蹬。
那兩個本該在嬴政騎馬之前就拿出來的東西,被黎箏拋在腦后,忘得一干二凈。
不過現在補上也還是來得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