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兩國一旦發生戰爭,昌平君的立場必然變得更為復雜糾結。
而秦想要統一六國,這一天是必然要來到的。
心頭惴惴不安,還未往下深思,講解直播的121又再度開口。
嬴政只得皺攏著眉,凝神聽去。
121并未直接談及昌平君,而是描述起時局與背景“秦王政二十一年,秦楚兩方對戰,秦國這邊派出的是剛在燕國深入敵營,摘獲了燕太子首級的李信;而同樣是大國的楚這一頭,又派了誰來呢”
“眾所周知,戰國有四大名將,其中的武安君李牧更是讓所向披靡的秦軍吃了不少苦頭,121接下來要說的這位大將,雖不在戰國四大名將之列,卻也是一位經驗深厚,實力超群的猛人項燕”
聽到項燕的名字,嬴政眉頭又是狠狠一跳。
項燕是楚國的名將,要與他對上,確實得打起精神。
121道“項氏世世代代為楚將,出生于將軍世家的項燕,更是個打仗的個中好手,并且,也是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項羽的祖父。”
“他在面對已經攻破趙、韓、燕三國,國力明顯強于他國一倍不止的秦軍之時,究竟做了什么這場秦楚之爭又是否能在他的領兵受命之下,扭轉乾坤”
“原來,項燕一邊假裝不敵,將手中沒有那么多兵力來防守的城池,佯裝不敵的讓給了李信,采取“誘敵深入”戰略,使得李信直入江東腹地。”
“項燕的戰略可謂是極為成功的。他讓這員經驗不足的小將李信是進也難,退也難,還得分散兵力,鎮壓才剛到手百姓還不服帖的城池。”
“另一邊,項燕則調派了楚國臣子,聯系策反了剛被趕出秦國勢力中心的昌平君。”
“以擁立昌平君為楚國君王的條件,讓他倒戈相向。這個即將亡國的將軍遞過來的橄欖枝,昌平君到底有沒有接受呢”
嬴政的雙眼驀然瞪大,他死死地盯視著黎箏手掌上小小一塊兒的光屏,呼吸驟地急促起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楚國派人接觸了昌平君
他就說向來有話直言的趙黎為何會突然一副有著難言之隱的模樣吞吞吐吐。
又為何在他沉默以對,態度隱晦的即將想要放過昌平君的時候,執意要自己看看這提前預示災難的海市蜃樓。
難怪,難怪
嬴政咬緊了牙關,面頰上青筋繃起,雙手捏得死緊又不斷的顫抖。
耳邊是121的那句“到底有沒有接受”。
還用說嗎
他最為信任的大臣,他的左膀右臂,看著他長大的親人,即便從小到大都在秦國長大,沒有一天在楚國的領地上生活,也還是接受了楚國遞來橄欖枝,縱使會與他兵刃相向,仍舊回去楚國,當了楚王。
黎箏小心地窺著因為情緒波動過大,胸口不斷上下起伏的君王,小心翼翼地開口試探“陛下,您還要繼續聽下去嗎”
嬴政閉了閉眼,深深呼吸。
冷冷地勾唇一笑,聲音中帶著股寒意“看,為何不看,寡人倒要知曉,他昌平君,究竟是怎樣背叛他的家鄉,背叛寡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