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擅守,秦國擅攻,如果李
牧不愿意攻打肥下,那秦國這邊也絕不可能將他從自己搭建的堡壘中逼出來
只要不進攻,拖著、耗著,這場戰爭他李牧能贏得更漂亮,更全面
畢竟,現在的他手中握著兩國輜重,光是后勤資源就豐富到不可想象,而肥下這邊的眾人卻是僅剩下三到四天的食糧可以吃了
是個人都知道怎么選
為了大局著想,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果然沒有輕舉妄動,被黎箏的激將法氣得沖昏頭腦,發起進攻。
可誰能想到,這會是黎箏辛苦籌謀來的,希望得到的局面呢
“李牧越是覺得我們要激他打仗,就越是會克服所有情緒,堅持他絕不進攻的決策”
“而我們則剛好利用這個時間,朝著肥下之外,李牧所不知道的地方,攻城略地”
黎箏是不可能坐以待斃的
什么被圍困在城池之中,每天眼看著米缸里的糧食變得越來越少,最后窩囊不已的餓死的結局,她如何能夠接受
她們秦國二十多萬大軍的性命,也不能因為兩口吃食而被難住
心中是再豪情壯志不過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現實是再糟糕不過的風蕭蕭兮一逆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李牧率領了軍隊往他們城門前一堵,堵住了他們的去路不說,更是阻隔了他們與外界的聯系。
無法到趙國軍隊之外的地方去獲取食物,難道,真的萬事皆休矣
黎箏的目光離開了無法將有限的食物變得更多的城內,投向了那些既有資源,又有著她們最終目的地的方向。
肥下之后,再四五城左右的地方,便是趙國都城趙王遷所在的邯鄲了
如果他們能從肥下的城池中離開,一路向北,攻下邯鄲,就能收獲建立于邯鄲城內的好幾座糧倉
可問題是,李牧軍隊不單單只堵住了肥下的正門,就連肥下身后的城門也一并堵得死死的。
黎箏盯著用沙盤模型搭建起來的趙國地圖,目光幽幽地道“先前,老城主的仆從好像說城主府里有一條通往后山的路”
嘴巴漏風的仆從就是昨天的那個給他們報糧食存量的管事。
一想起他,黎箏頓時又有些后悔,覺得自己殺他殺的有些早了。
下次還是將他所有知道的東西都問出來再殺的好。
派了秦國好些人馬將整個城主府翻了個天,那條仆人口中的暗道,到底是給他們找到了。
黎箏站在打開的入口外面,彎腰湊近那黑洞洞的隧道,說話的聲音在漫長的通道間回蕩“好像挺長的樣子找個腿腳快的將士進去看看,這路是不是真的通向后山。”
自告奮勇的將士以前是住在秦國山坳坳里的,每天起床就是翻山越嶺去割草,腿腳快得驚人。
這邊黎箏還在對著肥下城池里少得可憐的土地發愁,他就跑完了一個來回,帶著兩個消息來見她了。
好消息是,這條路真的可以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