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那稚嫩年幼的面容又是怎么回事
青年看著那張還帶著稚氣的臉,忍不住皺了皺眉“你今年幾歲了怎么就到這戰場之上來拼殺了莫非是秦國已無人耶”
雖是出于欣賞的一番關心,但說出口之際,還是沒有忍住站在對立面而產生出來的詆毀之情。
而戰場上,最忌諱的就是對戰前輸了口舌之爭。
黎箏聽了,立時冷笑連連的回應嗆聲,將她鮮少表露在人前的尖嘴厲牙的一面表現了出來“區區一個小小趙國,兵力積弱,國無強帥,還無需我大秦派出什么蓋世名將,有我一人,便可收服趙國半壁江山,掃蕩乾坤”
比起青年最后忍不住說出來的那番詆毀,黎箏的話可是要更為狠厲的多,直把這每日操練兵將,將自身鍛煉得像是一桿兵器的青年氣得像是只鼓起的河豚。
“唰”得一下,青年的臉都在猛然間漲紅了,心頭的火氣竄得多高更是不必言說,他撲上城墻,張口吼道“你胡說什么我們趙國北拒匈奴,西邊抗秦,另有魏國、楚國、燕國四面環繞,常年征戰不休,名將多如牛毛,哪里如同你這無恥小兒口中一般”
見激怒他的目的已經達到,黎箏也不欲多說的直奔主題“既然你說趙國名將多如牛毛,那試問名將何在今日可能來城樓迎見在下既然君言趙國幾出名將,又為何會在與我秦軍的對戰中節節退敗讓在下一路逼至曲陽城下”
這最后一聲反問,黎箏說得中氣十足,直有將對方逼得啞口無言的氣概,她深吸了一口氣,如虎嘯龍吟地道“既然你說趙國名將多,那能否出城鎮守這曲陽城池,能否在我們秦軍的攻打之下不被攻陷”
這番話,若是曲陽城主一時嘴笨舌訥,或者膽小怯場,回答不上來,那他城中的所有士兵、百姓便都要面上無光,之后兩軍對戰之時更是失了氣勢,難以獲得勝仗。
青年城主身旁兩名幕僚同樣雙雙想到了這個關鍵,焦急的情緒霎時從目光中透出,向著他們所凝視的那人而去。
即便是口水戰,輸了便也要落后于人,備受欺負
而承載著眾人的憂心、情急情緒的青年城主則并為如眾人所想般的被問個正著。
只見他豎眉怒目,好似一尊睜眼圓瞪的持杵拿劍金剛佛像,恨不能立刻出城跟黎箏戰個死活地道“區區豎子,不要整日血口噴人不談我趙國旁的名將,就說之前鎮守北方,與匈奴打得有來有回的李牧將軍,不就在前些日子讓你們秦軍吃了敗仗不就讓你們秦國飽受損失”
他兩眼一瞇,嬉笑嘲諷道“否則,爾等身后的士兵怎的如此之少竟只有成百之數可是李牧將軍把爾等殺的片甲不留,只剩下些殘兵敗將,如喪門之犬般來我曲陽城下吠叫”
此話一出,曲陽城樓上眾人的目光往下一掃,果然發現秦軍人數稀少得一目了然。
當場就有幾個士兵忍不住噴笑了出來。
“城主大人說得確實不錯,這寥寥幾個殘兵敗將必是從李牧將軍的鐵騎下倉皇逃逸出來的,不過手下敗將罷了,如今換了個地方,還以為無人知曉他們秦軍戰敗的消息,上來就大放厥詞真是好不要臉”
罵戰如沙場,口舌之利也是必爭之地,黎箏可不會任由他們拿捏。
“我秦軍之利,七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李牧安敢于我秦軍門下放肆若非大部隊未歸,他又夜間偷襲,如何能贏得一場這區區一仗,在我們連下趙國九城的勝利面前也是微不足道,只有你們趙國好意思拿出來夸口罷了”
“如今我軍幾十萬大軍于山外等候,待到明天便直攻曲陽城門,必叫爾等改旗換幟,重拜新王”
這番氣勢洶洶的話于山間驟然響起,便如同乍現天際的驚雷般震響在了曲陽城眾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