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左等右等之下,卻始終沒能見著那個說好了,要帶他一道攻打趙國,報滅國之恨的人。
時間久了,還是前線傳來消息,戰將桓齮戰中身亡,小將趙黎臨危受命,接任統帥一職,重新帶領秦軍攻趙。
如此,張良才知道,黎箏沒來赴約,是因為直接去了戰場。
沒有調任信,她竟然直接過去了
張良差點被她這極為大膽地操作所驚呆,要知道,秦國朝堂之內,可還有一大票等著抓她小辮子,等著她露出破綻的人想要治她的罪呢
他一邊為黎箏著急,一邊往死里地朝著趙國趕。
必須在有人發現黎箏手中沒有調任信之前,趕到戰場,將這調命狀給到她手里,這樣才能圓上了這個謊子
否則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可他要往戰場趕,知曉張良未來謀圣成就的黎箏也早就對他發出了邀請,希望不論是攻打趙國,還是之后其余幾國的時候,都能有張良在邊兒上幫襯自己,可旁的路人卻是對此全然不知的。
就連他姓甚名誰,有什么厲害之處也一概不曉得。
畢竟現在的張良還是個寂寂無名的無名小輩,除了被黎箏大為推崇的在秦國殿堂上提過一嘴之外,尚且沒有什么足以驚艷世人的事跡流傳。
所以,他前往趙國的行為不但不被看好、支持,甚至還受到了沖沖阻攔和幾番潑冷水。
“你你給我站住這里是秦趙邊境,你要去哪兒”
這是一句明知故問的話語,在秦趙兩國的邊境,他從秦國離開,自然是要前往趙國了。
可這軍隊中的長官如此問話,明顯地藏著跟張良的愿景截然相反的意圖和態度。
“在下要去趙國,要去戰場,在下有急事要尋身在前線打仗的趙黎將軍必須立刻見到她”
如果可以,張良是希望能夠得到秦國軍隊的幫助的,如今秦趙兩國戰火彌漫,到處都是危險,如果能跟在軍隊中走上一程的話,他整個人都能安全上許多,而且,軍隊中有戰馬,要是可以獲得一匹戰馬的使用權,他趕路的速度都會快上許多。
可軍中長官卻對張良此人,乃至他手中調派令的重要性全然不知。
“不許去你一個閑雜人等,到戰場那么亂的地方去做什么甚至還要去見將軍你倒是說說你有什么急事”
有什么急事
被攔在秦國邊境的張良真是有苦說不出。
調派令的事情若是在這里漏了餡兒,那必然會傳到朝堂中,那些豺狼虎豹的耳朵里。
到時候,問罪黎箏的人絕對不在少數。
可若是不將這件事說出來,他又該怎么跟人證明他確實有急事,必須立刻找到黎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