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閉上了眼。
周帝看著沒了生氣的兒子,看了眼他的掌心。
依舊還是沒有學會果斷待別人,但學會了果斷待自己。
眼角有一滴淚滑落,最終,還是放下了兒子,站起了身,緩慢的走回位上。
看向伏危,聲音帶著濃濃的疲憊“把英王送回王府,落葬他母后身側吧。”
話落,
又道“看看誰沒死,逼問他們,送殯的人在何處。”
伏危覺得,素來中氣十足的周帝,在這一刻,似乎老了許多歲。
一直等著好消息的顧國舅,在皇宮外頭被圍了個現形。
而禁衛連夜去了顧家抓捕。
英王死了,可造反的消息卻沒有傳出去。
倒是顧家造反被抄了家。
英王在這個時候死了,有人心知肚明,可宮中沒有消息傳出,便是說明周帝不想提及,也沒有人敢妄議。
原本需要審問送殯行伍的行蹤,可第三日,人便由景王給護送回來了。
旁人不知曉,倒是虞瀅去景王府給景王妃看診的時候,聽景王妃說了。
他們遇上了賊人,奈何寡不敵眾,為了保護他們這些女眷,周毅帶人調虎離山,不料英王妃出賣了她們。
她們悉數被抓,而折回來的周毅被暗中帶人伏擊了賊人,把他們救了出來。
這些過程便也就花費好些時日。
而后再尋英王妃及英王的子嗣,卻是不見了蹤影。
虞瀅明了,聽伏危提過英王最后說的話,也就明白為什么要周帝不要找他的妻兒了,想是早早的安排好了去處。
似乎料到了自己會敗,但又把顧家放在刀尖上。
英王
虞瀅已然看不透這個人了。
或許不是壞人,只是站的立場不同,如同周毅一樣。
自英王造反后,周帝身體似乎有些不好了,虞瀅進宮給其看診過。
周帝的身體比起以前,差了很多。
大抵是因英王的死,心中已然生郁。
沒有多久,便立了景王為儲君。
把兩個皇子送去了封地。
旁的立法,科考,變革還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這次造反沒起太大的波瀾,皇城的人也不太清楚,是以緊張了幾日后,該如何還是如何。
虞瀅與伏危一同從宮中出來,聽到街頭有賣栗子的叫賣聲,伏危道“我下去給你買一些回來。”
說著,便下了馬車。
虞瀅也撩開帷簾,看著熱鬧的街頭,聽著攤販的叫賣聲,淡淡地笑了笑。
恰逢伏危撩了馬車簾子入內,看見她在笑,便問“笑什么”
虞瀅待他入座后,也放下簾子,倚在他的肩頭,聲音帶著輕松愉悅“書中正文結局中所描寫的太平盛世,我想,應該很快就要來了。”
伏危聞言,也淡淡笑了笑。
他大概沒與她說過,在他的心底,有她,才能算得上太平盛世。
無她,或許他只能看得到太平盛世,卻感覺不到幸福,安康,喜悅。
輕輕的握住了她的手,他道“我們回家吧。”
虞瀅反握他的手,應“好,我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