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屋子的原租客也是鋼廠的老員工了,工作給了兒子兒媳,后來兒子一家跟著鋼廠一起搬走了,老兩口不想走,就一直留在這里養老,每個月的開銷也不大,兩人的積蓄足夠支撐他們生活了,小日子過得很逍遙。
但現在鋼廠那邊要建家屬樓了,據說建完后,大家的生活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上廁所也是在屋里,冬天還有暖氣片供暖,那日子是相當的好了。
分房的要求是按照家里的人數分配住房面積,為了給兒子爭取更大的房子,老兩口這才急吼吼的退租投奔兒子去了。
老兩口要坐火車去,好多東西都帶不去,兩人索性就輕裝上陣了,把家里能賣的都賣了,不能賣的就送給關系好的老鄰居,剩下一些沒用的雜物,就直接堆在了房間里,被馬家人收拾走了。
經過這三波的整理,這個屋子是相當的干凈了,除了灰塵,真的是啥也不剩了,倒是省了顧紅星很多麻煩。
近幾年的物資豐富了不少,木板和紅磚也好買了一些,而且現在齊衛國也積累了不少人脈,弄這些東西還是很容易的,老二又在廠子里幫忙買了一些水泥和沙子,材料準備得非常齊全了。
店里主要賣的就是各類咸菜,大多都放在壇子里和玻璃罐子里,里面湯湯水水的,比較重,不能用木架子。
木架子的承重力有限,只能用磚搭建起半米高的臺面,放置這些罐子和壇子。
這個臺面的要求不高,只要保證承載力就行,寬度80厘米就足夠用了,倒是不需要找個專業的瓦匠,齊衛國就能干。
因為還要賣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還是需要木架子展示,所以顧紅星打算在柜臺后面放一排木架子,柜臺離貨架半米遠,足夠人轉身就可以了。
兩側的空地則用磚砌成臺面,中間的空地可以容納十個人左右,給大家一個“逛”的空間。
老二說要過來幫忙,但要等到周日放假那天,齊衛國想著正好小國富當天也放假,三人一起
忙活,干得比較快,所以就沒著急干,這幾天就插空做些零活,爭取周日那天就把所以事情都忙完,周一就能“開業”。
因為店面并不是臨街的,大雜院外面圍著墻,顧客要想上門買東西,需要從前門進入,進入前院后再拐進這間屋子,不熟悉的顧客很可能會找不到商店。
所以齊衛國索性做了個幾個指引的牌子,指引顧客一路找到正確的位置。
好在整個院子都是馬家的,顧紅星炸了一碗花生米,讓齊衛國端去馬爺爺家,提前告知自家要在外墻上釘牌匾和指示牌。
畢竟是人家的院子,提前告知是應該的,以免以后因為這點事情再鬧得不愉快。
這種小事,馬爺爺自然不會在意,他這院子自打租出去,就沒管過。墻上定板子和亂涂亂畫都是常事,他也不在意。前幾年大家都往外接房子,他也沒說話。
倒是齊衛國帶著禮物特意來跟他說這件事,還挺讓他詫異的,心里暗道齊家小子現在愈發出息了,懂人情世故了,辦事愈發老練了。
齊衛國在屋里干零活,甜甜和顧紅星有些話沒法說,兩人打算去甜甜家繼續聊,誰知剛出屋門,就聽到院門口鬧哄哄的。
兩人想著反正也沒啥事,索性就去前院湊熱鬧。
兩人剛走到中院的門口,就看見富毓翎抱著一臺電視機,在鄰居們的簇擁下,滿臉得意的昂頭闊步,像只驕傲的孔雀。
見來人是富毓翎,顧紅星和甜甜看熱鬧的心情頓消,再看人家手里的電視,兩人心里這個難受啊。
前陣子已經從甜甜嘴里得知了富毓翎的家底,顧紅星倒是不驚訝富家能買得起電視,但是知道他家有錢和看到他家有錢,這沖擊力還是很不一樣的。
顧紅星自認為還算有錢,但要是讓她花四五百塊買個電視機,她可舍不得,這些錢可是她每天忙得腳不沾地賺來的,可舍不得這么花。
“老富家是真有錢啊,這個電視得三四百吧”跟顧紅星她倆一樣難受的還有李大媽,此時她也出屋了,湊到兩人旁邊開始說酸話。
“人家那是17寸的,得七八百”甜甜語氣中帶著些許不甘,酸溜溜地給李大媽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