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白送的,得讓孩子們付出點“汗水”。
顧紅星家的開業活動是疊一顆小紅星換一塊水果糖,每個小孩每天可以換一顆,最多可以連著換五天。
顧紅星紅紙,孩子們可以在紅紙條上寫自己的愿望、座右銘和一些對祖國的祝福語,然后疊成小星星來換糖。
小學的每個年級里都有院里的孩子,靠著孩子們的人脈,顧紅星的小店僅用一天時間,就達到了“家喻戶曉”成就。
倒不是孩子們貪圖這幾塊水果糖,主要還是覺得這件事情好玩,而且很有意義,哪個孩子能拒絕寫這種心情寄語呢
孩子們的積極參與,讓小店一天就收獲了將近三百顆紅星,這樣算下來,小學生們差不多都參與了。
顧紅星把這些小紅星用針線穿成一串,掛在小店的墻上當裝飾,不僅讓小店更加美觀了,也讓孩子們感覺到自己被重視了,這讓他們對這家小店有了不一般的感情。
知名度打出去了,小店的顧客也逐漸多了起來,因為店里的東西跟國營商店的價格一樣,而且也像國營商店那樣,把商品的進價和售價都標注清晰了,這讓顧客們很有安全感。
顧紅星這人賣東西很大方,稱重的商品,稱總是高高的,服務態度也好,面對顧客總是笑呵呵的,凡是來過一次的顧客,基本都成了回頭客。
隨著顧客的增多,大家需要的貨品種類也逐漸多了起來。
顧紅星把顧客們的需求記錄在本子上,等到第二天就去進貨。
開業一周不到,顧紅星又陸陸續續批發了不少日用雜貨,比如火柴、燈泡、針頭線腦等雜貨。大多都是些日常需要且損耗率高的雜貨。
顧紅星進貨快,顧客今天跟她說需要什么,她第二天就能把貨物擺在架子上,這讓大家對她的好感度又高了幾分。
開商店就是這么一回事,有些東西根本不賺錢,但是店里不能沒有,尤其是那些常用的,人家來店里買東西,來一次買不到,第二次再來,又沒買到,時間久了,人家可能就不來了。
當然除了這些雜貨,顧紅星還批發了不少文具,鉛筆、橡皮、格尺和各種本子。
為了貨品的多樣性,她還咬牙進了點鋼筆和鋼筆水,不過量比較少,只有十份。
這么點批貨量,文具廠本來是不打算批發的,但看在顧紅星批了不少的鉛筆和本子的份上,才按照批發價給了她鋼筆和鋼筆水。
鋼筆和鋼筆水比較貴,顧紅星擔心賣不掉,自然不敢多進貨,這十份還是她鼓足了勇氣買的呢,就想著家里孩子多,真要是賣不出去,家里孩子還能用掉。
批發雜貨和文具倒是簡單了不少,只需拿著自家的營業執照,跟人家廠里的銷售人員說明白來意,就順利的拿到貨了,而且有些廠子的銷售人員還很熱情,這倒是讓顧紅星有些受寵若驚了。
被冷遇了太多次,突然的熱情真的讓人又感激又心酸。
感激對方的禮貌對待,心酸自己最近的遭遇。
進貨要到廠子里,有些廠子離得很遠,公交的趟數有限,時間都是固定的,顧紅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等公交,實在是耽誤事兒,而且用公交拉貨也不方便,貨物多的時候,還要多出一份公交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