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依賴,有所倚仗,其實是一件不錯的事,可一旦依賴對象發生什么意外,她同樣會陷入到危險狀態中。
過往的那些經歷,也使她不太敢依賴旁人。
她一定要先讓自己有獨立獲取食物的能力,獨立之后,再學著合作共贏。
滄月一手拖著野豬,一手托著背后的云溪,返回到溶洞口。
到達目的地后,滄月精疲力盡,躺在在溪水中央的大石頭上,尾巴泡在溪水中,左搖右晃,恢復精力。
云溪自覺地接過了處理食物的活。
野豬皮厚,她用上了軍刀和黑曜石制作而成的石刀。
她學過解剖,也看過鄉下逢年過節大人們殺豬,這半年以來,處理宰殺過各種野生動物,也算是經驗豐富了。
殺豬第一步是放血,不放血的肉更容易腐敗;且獵物死亡后,體內血液循環停止,血管中的血液由于重力作用會墜積在表皮,形成暗紅色乃至紫紅色的淤血。
就和人類死亡后形成的尸斑一樣。
割斷頸部動脈的野豬,瞬間血流如注,云溪拿了一個樹皮制作的容器,盛了兩盒豬血,打算待會煮著喝。
如果是在農村,豬血會用一個大鋁盆接住。等豬血凝固后,和剁碎的豬雜放在一塊煮,再加一些青葉菜和姜蔥蒜下去,一鍋豬雜湯出爐。
小時候,基本要過年那會兒,她才能喝到。
寒冬臘月里,喝下一碗熱氣騰騰香氣濃郁的豬血豬雜湯,整個身子都會變得暖和起來。
可惜這里沒有太多的容具,她和滄月的飯量也不大,煮不了太多的豬血喝。
盛了兩盆樹皮盒之后,其余的血,云溪全部放到了河中。
這種大型動物,在河邊處理是最好的,河流能夠沖走一些血腥味,不容易將其他掠食動物引到棲息地去。
放血之后,便是燙豬、退毛的工序,然后就是開膛剖肚。
要想完全地解剖一頭豬,其實需要用到許多種類的刀具,若是在鄉下,殺豬的那戶人家,還會請幾個力氣大的師傅幫忙屠宰。
云溪費了半天時間,只切割下來一塊肉。
這里唯一力氣大的人魚師傅,嫌棄自己漂亮的鱗片蹭到了叢林的泥土和枯葉,正泡在水中,抱著尾巴不停地搓洗。
云溪抹了一把額頭的汗,四下張望,拾起一個刺殼,給滄月丟過去“用這個刷。”
滄月接過,用刺殼刷洗厚鱗
片。
深藍色的魚鱗隨之一張一合,在陽光底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云溪心道,滄月這么愛洗澡,要不然做一塊香皂送她
就當是一個小禮物了。
豬的胰臟能夠用來制作香皂,云溪特意留了下來。
這頭野豬夠她們吃上幾天,但不風干保存的話,以目前的溫度,大概后天就會腐敗。
以滄月只吃新鮮肉食的挑嘴程度,也許到了明天晚上,她就不愿意吃了。
云溪在心底琢磨野豬肉的各種做法,打算都嘗試一邊,找出最好吃的那種。
首先還是切成肉片,在石板上炙烤,烤好的五花肉片,拿可食用的綠葉菜包著吃。
這是滄月最喜歡的吃法。
其次,是煮豬肉湯。
煮肉湯之前,云溪先煮了一鍋豬雜湯,有豬血、豬肝、豬肺、豬心,都是極其新鮮的食材,因而異味不重,吃起來味道鮮甜。
沒有蔥姜蒜,云溪用一些帶有辛味的花朵和樹葉作為調味品。
滄月食用的湯不加鹽,云溪則會加入一些裙帶菜作為鹽味的補充。
豬肉湯也是差不多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