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喝的是生水,她沒有合適的容器可以攜帶燒開的水出門。
她一直在滄月的領地上尋找竹子。
竹子是天然的容器,找到竹子,她可以挖竹筍吃;可以制作更多的生活用品和武器;可以用竹子搭建竹屋;進入叢林時,也能攜帶更多的水和食物,方便補充體力。
但從去年到現在都沒找到。
也許,它們生長在其他動物的領地上。
隨身攜帶的番薯干和豬油渣,算是這次出門補充體力的點心,云溪取出來,和滄月分食。
豬油渣很香,但吃多了,容易膩味。
這東西也放不久,今天就得吃完,等到明后天,會軟化,變得更加油膩。
滄月昨天抱著一大盒酥香松脆的豬油渣,嚼得咔嘣脆,今天的豬油渣,有些許軟化,滄月吃了幾個,就不太愛碰了。
挑嘴得很。
云溪什么都沒說,把剩下番薯干都讓給了滄月,余下的豬油渣,則進了自己的嘴里。
她一口一個吃得很慢,像是在慢慢咀嚼過往的歲月。
下次再吃,就不知是什么時候了。
傍晚,她要再去一趟那個大泥坑,布置一下陷阱,然后明天上午去看一看。
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又能捉到一頭掉入陷阱的動物。
明天,還要在溶洞附近的叢林中,找到一些動物的行動軌跡,然后用動物的肩胛骨當鏟子,在地上挖一兩個坑,布置成陷阱。
云溪覺得自己每天好像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忙完了這件忙那件。
但卻不覺得累。
大抵因為想到將來的日子會越過越好,心中就充滿了希望。
簡單休息過后,云溪清點整理了上午采集到的物資
一些止血的草藥、一些能當蔬菜吃的綠葉植物、引火的草絨、儲存火種的木蹄層孔菌、滄月路上撿到送她的漂亮石頭和漂亮貝殼、滄月偷來的鳥蛋,還有,她采摘的一些蘑菇。
雨季潮濕,叢林里長出了各種各樣的蘑菇。
相比夏秋兩季而言,春季的食物不算豐富,云溪囤積的食物即將耗完,她打算對蘑菇下手,拓展一下食物譜。
這片叢林中有許多的蘑菇,云溪覬覦它們許久,一直不敢嘗試,怕一不小心躺板板。
但它們實在太多了,幾乎隨處可見。
云溪每次路過看見,都會覺得這種鮮美的食物,不摘來吃掉,實在太可惜了。
如果哪天面臨食物匱乏,能摘一些可食用的菌類煮著吃烤著吃也很不錯,至少餓不著肚子。
多發現一種可食用的植物,就多一份安全保障。
云溪不采摘那些顏色艷麗的菌類,什么紅色菌蓋的,紅色菌柄的,鱗片狀斑點的,白色菌褶的、長得歪瓜裂棗奇奇怪怪的,她通通不碰。
就只挑模樣樸素的,不帶裙邊的,比如那種菌柄白色的,菌蓋灰色或是褐色的,
長得像平菇、牛肝菌的摘;還有一種黃色的,菌蓋邊緣是波浪狀的,長得很像是雞油菇菌,她也摘了一些來。
接下來,她打算讓滄月去抓一只山鼠回來,給她做實驗。
清點完畢,一人一人魚繼續上路。
下午云溪還要抓緊時間練習狩獵,順便弄一些樹脂,明后天的時候,她想要嘗試做火把。
她記得還有一種樹葉還是樹葉上,黏附的一種白色物質,可以做成蠟燭。
從前在紀錄片中看過,但怎么也想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