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結束后,云溪帶著滄月,往竹林跑去。
她打算做一個竹筏,用來在海上運載物品。
竹林地上,鋪滿枯黃色的竹葉,一腳踩上去,軟綿綿的,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濕潤氣息,比起其他地方,還多出了一抹竹葉的清新味道。
微風拂過,竹葉搖曳,發出沙沙聲響,陽光透過枝葉的空隙,灑在地上,地上的斑駁光影,還會隨風晃動。
滄月抱著一棵竹子,尾鰭追著地上那些晃動的光影拍打,問云溪“這個”
眼前一片濃綠,看得眼睛分外舒服,云溪看著這些翠綠色的竹子,一時竟也想在這附近搭建一座木屋或者竹屋。
難怪古人都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再沒有其他植物,能有如此清幽秀麗的景致。
“對,就拔你手里的那一棵。”云溪回滄月道。
稍粗一些的竹子,石斧不易砍伐,但滄月力氣大,云溪在地上挖一挖,松松土,滄月就能徒手將竹子連根拔起。
云溪要做的,就是用石斧砍去底部的根莖,修剪掉多余的枝干,砍成差不多的長度。
一共拔了七八根碗口大的竹子,排列在一塊,有將近一米的寬度,10米的長度,一個人躺上去綽綽有余。
云溪只拖得動一根竹子,其余的全部是滄月一扎抱起,拖拽回山洞。
一整天下來,把那條魚累得夠嗆,回到山洞后,她說什么也不動彈了,泡在瀑布底下,抱著水潭邊上的一塊石頭,氣喘吁吁,恢復精力。
云溪跟了過去,對著她又抱又親,安撫了好一番,說了許多夸獎她的話語,然后繼續去處理那些竹子。
竹子首尾兩端都要用火烤一烤,烤軟后,有了一定的弧形,就是筏頭和筏尾,然后再用堅韌的藤蔓,兩兩固定扎牢,之后還需要用到三根短竹,首、尾、中間,各放置一根,與長竹垂直捆綁固定。
做好這個竹筏時,已是九月初,氣溫下降得很明顯,一連幾天,都是陰雨連綿。
島上的野果成熟了一些,山洞口的漿果也結出了綠色的果實,看樣子到月底就能成熟。
有些樹林不再是一片深綠,樹冠隱約有了點點斑黃。
好似能嗅到秋天的味道,云溪意識到,要加快儲備食物,以及整理好那個越冬的洞穴。
做好的竹筏,云溪搬不動,但滄月可以單手拖著它,把它從山洞口一路拖到了海岸邊。
竹筏下海后,穩穩當當地浮在海面上。
云溪爬上去,站起來試了試,還跳了跳,竹筏跟著浸入水中,隨即又浮在海面上。
云溪拿起一根作為船槳的竹竿,胡亂劃了劃。
她不會劃船,只是看過其他人這么擺動船槳。
結果可想而知,竹筏沒移動半分,在海上不停打轉,海面上一波小浪打過來,還險些把她打海里去。
滄月看她玩得有趣,好奇心起,從水中探出頭來,雙
手攀在竹筏邊緣上,一個使勁,想要躍上去,結果一不小心打翻了竹筏。
竹筏翻了個身,倒扣在海面上,云溪掉入海中,浮起來后,抹了一把臉上的海水,看著竹筏說“翻回來,你太重啦,坐不了。”
滄月咕嚕了幾聲,表達自己的不滿。